墨子全鉴
作者:墨子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 第二章 修身——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 第三章 所染——影响的好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
- 第四章 法仪——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
- 第五章 七患——仓之备粟、库之备兵、城之备全、心之备虑乃国之必“备”
- 第六章 辞过——只有节制各自的欲望,才能使国家因“节俭”而昌盛
- 第七章 三辩——追求音乐越繁复,治理天下的功绩就越少
- 第八章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第九章 尚贤(中)——明小物而不明大物,社稷长存需尚贤
- 第十章 尚贤(下)——崇尚贤能是百姓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务的根本
- 第十一章 尚同(上)——遵循上天的意志,不可独断专行,才能治理好天下
- 第十二章 尚同(中)——“富其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的根本
- 第十三章 尚同(下)——治国之道的关键是统一百姓的是非观念
- 第十四章 兼爱(上)——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则治,兼相恶则乱
- 第十五章 兼爱(中)——对症下药,只有“兼相爱,交相利”,社会才能安定
- 第十六章 兼爱(下)——古代贤王的治国之道,广大百姓的最大利益
- 第十七章 非攻(上)——强权者不可打着“正义”的旗号四处掠夺
- 第十八章 非攻(中)——劳民伤财的战争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最终会自食恶果
- 第十九章 非攻(下)——攻战是弊极大、利极小之事,必须加以非难
- 第二十章 节用(上)——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不追求华美而只在乎实用
- 第二十一章 节用(中)——要称霸天下就要尽力地做爱民利民的事情
- 第二十二章 天志(上)——顺从天意的,就是仁义政治;违反天意的,就是暴力政治
- 第二十三章 天志(中)——追求法律的公正和平等,行义便会符合天志
- 第二十四章 天志(下)——天的意志是判断人世间一切行为的准则
- 第二十五章 非乐(上)——凡事应该利国利民,乐之为物,而不可不禁而止
- 第二十六章 非命(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 第二十七章 非命(中)——人定胜天,事在人为,与天斗,其乐无穷
- 第二十八章 非命(下)——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 第二十九章 非儒(下)——满口仁义道德,不如日行一善
- 第三十章 大取——兼爱天下,尽利苍生
- 第三十一章 小取——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
- 第三十二章 贵义——万事莫贵于义
- 第三十三章 公输——不尚空谈,不辞辛苦,维护正义
- 第三十四章 备高临——城池防守战术之一,破解居高临下攻城法
- 第三十五章 备梯——城池防守战术之一,破解云梯攻城法
- 第三十六章 备水——城池防守战术之一,破解以水攻城法
- 第三十七章 备突——城池防守战术之一,破解从城墙突入攻城法
- 第三十八章 杂守——打好防御战,立足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的书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著。作于1933年12月,收于《平屋杂文》,见《中国现代散文》下册。五四运动落潮后,作者于1921年返回浙江上虞家乡,怀抱着教育理想在白马湖畔创办春晖中学。由于此地环湖绕山,只有北首有一空隙,故冬天多风而特大。一刮风,天未夜,“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到了大风寒时,“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文章通过写白马湖的冬景,反映出作者当年参与创建春晖中学的艰难和寂寞的情怀。一家人“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之中。”松涛如吼的夜晚,作者“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作种种幽邈的遐想”。移情于景,情意真切感人。
燕子龛随笔
散文,六十二则。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是曼殊在《国民》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名作。这一著作此前曾在上海《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闲话栏》和《华侨杂志》分别刊登过。
咏怀诗
组诗。三国魏阮籍作。今存四言十三首,五言八十二首。后者尤著名。阮籍生当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当政,谋夺曹魏帝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屠杀惨酷。阮籍对此深为不满,又常虑祸患及身,因作此诗以自抒胸怀。诗中表达了自己忧时愤世、徬徨苦闷的心情,以及求仙避世的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层的虚伪丑恶,则颇多讥刺。但迫于环境,不敢明白倾吐,故诗中文字隐晦曲折,并多用象征手法,形成独特风格。对后世咏怀、感遇一类的五言组诗颇有影响。
近光集
元诗别集。3卷;卷末又附有《扈从诗》1卷。周伯琦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善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全名为《周翰林近光集》。卷首有虞集序,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自序。自序中说:他“身虽江湖,举头见日,天子之光咫尺也”,所以本集名为《近光集》。卷1—2,收入的是作者出任崇文监丞以来,在朝之作。卷3收入的主要是作者于至正十年出为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使、代祀北岳南镇的诗篇。卷末附有《扈从诗》1卷,卷首有周伯琦自序,据自序中说:周伯琦于至正十二年四月“由翰林直学士、兵部侍郎,拜监察御史。视事之第三日,实四月二十六日,大驾北巡上京,例当扈从,……所至赋诗以纪风物,得二十四首。”在这24首诗之后,又有五言古诗10首,以纪西行的见闻。最后有欧阳玄、贾祥麟两人写的跋。《近光集》与《扈从诗》所记朝廷典制,可以作为掌故来取资,其中《诈马行》就是相当有名的1首。然而有些篇章铺张过甚,读之乏味,倒是专一描写风土人情的作品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御制评鉴阐要
十二卷 此书为清高宗弘历御批《资治通鉴》,凡七百九十八条,由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7年)编次而成。弘历所批,大抵撰者占十分之三,改佥者占十分之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时以为:“论世知人,无不抉微而发隐,所谓斥前代矫诬之行,辟史家诞妄之词,辨覆舛伪,折衷同异,其义旨皆古人所未发”,颇多溢美之词。而此书考订辽、金、元人名、官名、地名之误,则有一定的价值。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1卷,唐不空译。编号一二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