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作者: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易》,亦称《易经》。“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相传周人所作,故名。一说“周”为周密、周遍、周流之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为占卜之用。旧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说法不一。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彖、象、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其中彖、象、系各分上、下。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为孔子所作,实系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周易》以八卦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哲学思想影响极大。《十三经注疏》中收入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章节列表
升序↑-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
-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 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 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 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 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 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 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 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 第十一卦 泰 地天泰 坤上乾下
- 第十二卦 否 天地否 乾上坤下
- 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 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 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 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 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 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 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 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 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 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 第二十三卦 剥 山地剥 艮上坤下
- 第二十四卦 复 地雷复 坤上震下
- 第二十五卦 无妄 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
- 第二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
- 第二十七卦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
- 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
- 第二十九卦 坎 坎为水 坎上坎下
- 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
- 第三十一卦 咸 泽山咸 兑上艮下
- 第三十二卦 恒 雷风恒 震上巽下
- 第三十三卦 遯 天山遯 乾上艮下
- 第三十四卦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
- 第三十五卦 晋 火地晋 离上坤下
- 第三十六卦 明夷 地火明夷 坤上离下
- 第三十七卦 家人 风火家人 巽上离下
- 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
- 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
- 第四十卦 解 雷水解 震上坎下
- 第四十一卦 损 山泽损 艮上兑下
- 第四十二卦 益 风雷益 巽上震下
- 第四十三卦 夬 泽天夬 兑上乾下
- 第四十四卦 姤 天风姤 乾上巽下
- 第四十五卦 萃 泽地萃 兑上坤下
- 第四十六卦 升 地风升 坤上巽下
- 第四十七卦 困 泽水困 兑上坎下
- 第四十八卦 井 水风井 坎上巽下
- 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 第五十卦 鼎 火风鼎 离上巽下
- 第五十一卦 震 震为雷 震上震下
-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
- 第五十三卦 渐 风山渐 巽上艮下
- 第五十四卦 归妹 雷泽归妹 震上兑下
- 第五十五卦 丰 雷火丰 震上离下
- 第五十六卦 旅 火山旅 离上艮下
- 第五十七卦 巽 巽为风 巽上巽下
- 第五十八卦 兑 兑为泽 兑上兑下
- 第五十九卦 涣 风水涣 巽上坎下
- 第六十卦 节 水泽节 坎上兑下
- 第六十一卦 中孚 风泽中孚 巽上兑下
- 第六十二卦 小过 雷山小过 震上艮下
- 第六十三卦 既济 水火既济 坎上离下
- 第六十四卦 未济 火水未济 离上坎下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六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七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八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 易经·说卦传·第一章
- 易经·说卦传·第二章
- 易经·说卦传·第三章
- 易经·说卦传·第四章
- 易经·说卦传·第五章
- 易经·说卦传·第六章
- 易经·说卦传·第七章
- 易经·说卦传·第八章
- 易经·说卦传·第九章
- 易经·说卦传·第十章
- 易经·说卦传·第十一章
- 易经·序卦传
- 易经·杂卦传
猜你喜欢的书
癔症研究
《癔症研究》 (德语:Studien über Hysterie ),也译作《癔病研究》或《歇斯底里研究》,由约瑟夫·布洛伊尔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著,是一部理论著作和临床病例集,于1895年出版。这本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发现的开山之作。
海公小红袍全传
简称《小红袍》。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十卷四十二回。书叙明代忠臣海瑞晚年与权臣张居正父子的斗争故事,揭示明代社会黑暗现实。 但亦杂有荒诞情节。 《海公小红袍传》是《海公大红袍传》的续篇,是继《海忠介公居官公案》一书之后,连贯地表现海瑞后半生72岁至100岁(事实上海瑞只活了74岁)事迹的讲史公案小说作品。主要描写海瑞晚年的政治活动。有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元人散曲选
《元人散曲选》为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授课时所用讲义,1981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刘永济编。计选元人小令279首,散套27套,以作家为序排列,加以标点断句,各家名下有小传,曲后无校勘注释。卷首有《序论》,叙散曲形式及流别衍变。有1950年武汉大学排印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雅颂正音
明初诗总集。五卷。明刘仔肩编选。刘仔肩字汝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武三年(1370)因荐召至京师,在京期间多与当时公卿名士往来,互相倡和,遂选一时名士公卿诗编为此集。全书共收作者五十馀人,有宋濂、张孟兼二序。宋序云:“‘雅’则燕饷会朝之乐歌,‘颂’则美盛德、告成功于神明者也。”书中所选以这两类作品为主,有些颇能反映明王朝开国气象,如宋濂之《平江汉颂》等。但大多作品如《大祀》、《大飨》等诗味甚少。有些作品似词似曲(如孟昉作品),不仅有悖于体例,而且也使得此选格调不高。另外,书中附有编者自己的许多作品,入选诗中赠酬刘仔肩的作品也有不少,颇多吹捧之辞,如陶敬《赠刘汝弼赴京》。故知刘氏编选此集大有自我标榜之嫌。所选他人之作,每人仅寥寥数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盖是时诸人之集,皆未成编,随得随录,故未能赅备。然明初诸家今无专集行世者,颇借以略存梗概。其时武功初定,文治方兴,仔肩拟‘雅颂’,固未免溢美,要其舂容谐婉,雍雍乎开国之音,存之亦足以见明初之风气也。”此书初刊于洪武初年,已不传,有明弘治刊本传世。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绮情楼杂记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分为晚清残影、辛亥风雷、北洋轶事、宁渝旧梦四个部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尤以辛亥革命和北洋时期为重点。全书以一个亲历亲闻者的身份回忆了民国牛人的奇行壮语,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 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
妙色王因缘经
一卷,唐义净译。说佛昔为妙色王时,求法忘劳,舍妻子并自身,奉食于夜叉,依此因缘,今成佛,一切大众至心听闻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