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略记
作者:朱朝瑛
十二卷。明朱朝瑛撰。此为朱氏《五经略记》之一。此书辑录上自啖助、赵匡,下及季本、郝敬诸家旧说,补以己意。朱氏之说出其师黄道周,其最大之特色在于不囿旧说,不拘俗见,多发己意。其所辑录之诸家,大多皆是标新立异,不肯旁三传以说经者。其卷首《总论》云:“《春秋》大义,一言以蔽之曰:尊王。”又云:“读《春秋》者须观圣人之特笔,观其特笔而全书之旨可会而通也。于稷之会特书‘成宋乱’,恶贿赂之始行也;于澶渊之会特书‘宋灾故’,惜义理之终不明也。……书‘成宋乱’见正身之要焉,书‘宋灾故’见辨义之精焉,……凡圣人所为格致诚正、修齐冶平之道无不着于此矣。”此为其书之宗旨。朱氏认为,《春秋》一书原是经史相辅而行,史以陈其事,经以着其义,一笔一削,了然可见,但自鲁史亡而《左传》作,《春秋》之义遂多不可解。由于《左传》作于战国,其书多采他史以附之,故有与经文谬戾而不合其大旨者,而《公羊》、《穀》之略更不待言。因此,如果不因经以考传,而欲据传以明经,则会名实抵牾,是非舛错,而《春秋》之义则愈辨愈晦。可见朱氏仍深受啖、赵一派之影响。《四库》系据抄本收录。
朱朝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埤雅
训诂书。宋陆佃撰。前有其子陆宰序,称其书原名《物性门类》,佃注《尔雅》(有《尔雅注》、《尔雅新义》)后,续撰此书,更名《埤雅》,取辅翼《尔雅》之意。今本20卷,分8类,包括《释鱼》2卷,计30章;《释兽》3卷,计44章;《释鸟》4卷,计60章;《释虫》2卷,计40章; 《释马》1卷,计15章;《释木》2卷,计31章;《释草》4卷,计64章;《释天》2卷,计13章;共297章。书之目录后注“后阙”二字,可见为未竟之作。宣和七年(1125)始刊于世。其后再刻于赣州。两版传世绝少。明末,林榆访于耆民黄维而重刊于崇祯十三年(1640)。今有《五雅》、《四库全书》等版本传世。
家范
北宋司马光撰。取唐代狄仁杰所著 《家范》之名,撰 《家范》10卷。全书之首以 《周易·家人卜辞》 和摘录 《大学》、《孝经》、《尧典》、《诗经 ·思齐》等书中的精语作为家范的总原则,自 “治家”至 “乳母”共19篇,广泛搜集历史上可以作为子弟榜样的历史故事、名言警句,加上自己的评论,分论家庭中不同身份人的不同行为规范和准则。提出齐家的准则是: 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为人父者,“爱子教之以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子者,以孝为天经地义等。治家的总的方针是 “莫如礼”。内容接近于生活实际,语言比较通俗简洁,各种准则大多有可操作性。其目的在于敦厚子弟的道德,加强他们的封建家教,维护纲常伦理。本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等。《洪氏唐石经馆丛书》收录清朱轼点评 《家范》本,颇便阅读参考。
王代记
《王代记》,作者及年代不详,叙述琉球第二尚氏王朝的历代王统谱系。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有写本,写于日本大正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
天岸升禅师语录
《天岸升禅师语录》二十卷,收录在《嘉兴大藏经》和《禅宗全书》中。该书内容丰富,包括住青州大觉禅院语录、再住青州法庆寺语录、大觉首座寮秉拂、示众、机缘、勘辨等多个部分,对于研究清代禅宗的发展以及临济宗在青州地区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
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为六十华严之异译。兹将八十华严与六十华严之异同处,列表如左:八十华严之梵本,乃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我国,自唐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三月,于遍空寺内始译,武后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至圣历二年(699)十月功毕,此即第二译。新译之八十华严比旧译之六十华严,文辞流畅,义理更周,故流通较盛。华严宗之主经即此八十华严。此外,本经之西藏译本,总成四十五品。其中,前四十四品相当于本经之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当于本经第三十九入法界品。又西藏本之别译有第十一品、第三十二品等二品。上述西藏本之文句与本经出人之处不少。关于本经之注疏,有略疏刊定记十五卷(慧苑)、华严经疏三十卷(神秀)、华严经疏六十卷(澄观)、华严经纶贯一卷(复庵)、华严经纲要八十卷(德清)等。
文陀竭王经
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顶生王经同本,二经皆是中阿含四洲经。文陀竭为顶生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