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白话文
作者:慎到
前期法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著。 《慎子》在历史上影响不像法家其他著作那样大,历 史对《慎子》的记载也不详。《汉书·艺文志》法家 类著录《慎子》42篇,《隋书》、新旧 《唐书》皆著 录《慎子》十卷,宋《崇文总目》记作37篇,皆失 传。现仅存辑录7篇。7篇之中只有《威德》、《民 杂》、《知忠》较为完整,而《君臣》不足60字,《因 循》不足百字。钱熙祚辑本于7篇之后,录有慎子 《逸文》。钱云:“旧本之后有逸文,不知何人所辑。” 《逸文》共60余条,有的文字与《逸周书》、《墨子》、 《韩非子》、《战国策》等书同。现存《慎子》虽已与 最初的《慎子》书有很大不同,但在所存的文章中, 慎到重势、重法的思想倾向,仍然清晰可见。此为慎子白话译文。
慎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潜意识与生存
本书对荣格的生平及思想进行了梳理,将他一生研究的精华注入其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如果想了解荣格派的心理学,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导读作品。在“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里,荣格对潜意识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描述,直到面对个人的意象时,才了解到潜意识会产生变化。当对炼金术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之后,终于发现潜意识原来是一种过程,而且心灵的变化及其进展是决定于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澎湖厅志
台湾地方志。清林豪修纂,薛绍元删补。十四卷,首一卷。豪修另有《淡水厅志》已著录。绍元,苏江人。光绪举人。约于光绪五年林氏撰有《澎湖厅志》稿本,由台南海东书院收藏。十八年(1892),豪修重新补缺删冗,厘为十六卷。最后薛氏删补成今本。十八年,通判潘文凤以台湾通志局征访志稿,乃追寻原稿及副本,复聘豪与当地人士互为采订,阙者补之、冗者删之,成十六卷。嗣经巡抚唐景崧再命江苏举人薛绍元删补之,厘为定本。除卷首《皇言录》外,分十二门,曰封域(规制、经政、文事、武备、职官、人物、列女、风俗、物产、旧事、艺文;析艺文为三卷,余各一卷。
大声集
词别集。北宋万俟咏撰。一卷。咏字雅言,一说名雅言, 自号词隐。约宋哲宗元祐间在世。崇宁中(约1104)充大晟府制撰,按月用律制词。黄庭坚称为一代词人。原有《大声集》五卷,周邦彦为之序,后佚。近人赵万里辑成此编,收词二十七首,附录二首。其中《春草碧》、《三台》、《恋春芳慢》、《平乐慢》、《卓牌儿》、《钿带长》等,皆系自度新声。素有“词之圣者”(《花庵词选》卷七)之称,艺术上颇为考究。《长相思·雨》云:“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受温庭筠《更漏子》影响,甚至袭用原句,而化出新境,构成凄清氛围,音韵合谐,亦自成佳制。词家评其词“平而工,和而雅”,精心锤炼而全无斧凿痕。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
春秋家说
三卷。清王夫之撰。据作者自序,其父王朝聘 (1568—1647,明万历乙卯、天启辛酉两中副榜)研治《春秋》多年,甚有心得,然老病侵寻,未及著书而殁;此书即取材于朝聘之说,故以“家说”为名。《春秋家说》针对宋胡安国《春秋传》一书的缺失加以攻驳,多能中其肯綮。同时,作者又往往针对历史及现实借题发挥,其议论常有超出《春秋》之外者,因此,《四库提要》讥为“好为高论、不顾其安”,“连篇累牍、横生枝节”,“其弊乃与胡《传》等”;其实,这正是船山学术立足于通经致用的体现。此书最初版本为清道光二十年(1840)衡阳王世佺辑刻之《船山遗书》本。道光二十二年 (1842)兴化邓显鹤刻《船山遗书》本。同治四年 (1865)湘乡曾国藩江宁节署重刻《船山遗书》本。民国二十二年(1933)上海太平洋书店铅印《船山遗书》本。近年湖南岳麓书社《船山全书》本。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位、无染、常恒、相应、不作义利、作义利、一性),计分十二段。每段之初,先以五言颂总明大要,其次则一一详解其义。全书之五言四句颂共有二十四则,七言四句颂一则。其译出年代为武后大周天授二年(691)。本书另有一同名异译本,又称‘如来藏论’,亦为提云般若所译,然其译出年代则在开元(713~741)之后,亦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注疏有法藏之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现行二卷)、法界无差别论大意一卷(调云)、法界无差别论讲录三卷(撰者不详)、法界无差别论示珠钞一卷(德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