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大全

作者:胡广
性理大全

明胡广等奉敕编辑。又名《性理大全书》,70卷,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的汇编。采宋儒之说共120家,明成祖亲撰序言,冠于卷首。前25卷收入宋儒著作九种,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通书》,张载的《西铭》、《正蒙》,邵雍的《皇极经世书》,朱熹的《易学启蒙》、《家礼》,蔡元定的《律吕新书》,蔡沈的《洪范皇极内篇》。第26卷以后分13个专题汇编各家言论,分别为理气、鬼神、性理、道统、圣贤、诸儒、学、诸子、历代、君道、治道、诗、文等。前25卷照录原书,后45卷根据门类逐条采录,只注姓氏,不注书名。此书广辑宋儒理学名篇于一书,堪称“大全”,所设门类也较同类各书为详,惟其成书太速,不免庞杂冗蔓。有明殿刊本,明景泰六年(1455)书林魏氏仁实堂刊本,万历二十五年(1597)吴勉学刊本,康熙十二年(1673)内府重修明板印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的书

摩尼教入中国考

摩尼教入中国考

1923年写成。考察了摩尼教在中国流传、盛衰的演变过程:摩尼教由波斯人“Mani”创设于公元3世纪上半叶,杂糅火祆、基督、佛教而成,唐武则天时始通中国。“天宝以前,传摩尼教至中国者为波斯、吐火罗。至德以后,传摩尼教至中国者为回鹘。”一时传布广远,遍及大江南北。唐武宗后遭禁,渐趋式微,北宋时依附于道教,南宋时复盛,元明时仍有活动,及至明清,摩尼教演变为秘密教派,屡遭律禁,逐渐绝迹。

陆地仙经

陆地仙经

养生著作。1卷。清·马齐著。成书于雍正四年(1726)。内容含气功导引和养生调摄两方面。书中的气功导引之法,实脱胎于《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中的导引却病歌诀,另外又补充了猿臂、熊经和摩涌泉法,并在彭呵法中增添了“搅辘轳”的内容。养生调摄方面,提倡节饮食、避风寒、惜精气。主张饮食应清淡, 勿过醉、过饱、多食生冷,要饥时勿忍,饱时勿强,勿贪肥浓。起居要谨慎,坐卧之处尤须谨避风邪,头上不宜太暖,房事宜节制。现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不夜山房校刊本等。

薛子道论

薛子道论

一卷。旧本题明薛瑄 撰。此书内容,全自 《读书录》中摘出,系为他人所辑,别立书名,以炫俗听。此书反映了明末诡诞之习,凡属古书,多改易其面目以求售,《读书录》虽为习见之书,亦不能免。系薛瑄关于理学思想的零散论述之集录。所言皆为理学之“性”、“理”、“气”、“体要”等核心问题,诸如“天地万物,惟性之一字括尽”、“太极而无极”之类。只是只言片语,未成体系,又且不少言辞与《读书录》重复或相近。为将其与《读书录》等比照,更可见其对理学思想的阐发和严格尊行。该书有《百陵学山》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 十种本等。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李炳南撰,李炳南是当代有修有证的净宗大德,他培育出来的高僧净空法师正在世界各地弘扬净土法门。为了续佛慧命,使无数修学净土法门的众生不走入歧途,后学曾琦云现将李老居士巨著《佛学问答》有关净土部分编译成普通话,贡献给大家。编译时已将一些重复问题作了适当删减,并结合现时代的情况,在问答中适当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十四。奉为诸仙礼佛第十五。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奉为魔王礼佛第十九。奉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奉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奉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警念无常第三十五。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发回向第三十七。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发愿第三十九,凡八段。嘱累第四十。

观普贤经

观普贤经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1卷。该经叙述了佛涅槃前3个月,于古印度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为诸弟子讲述观普贤行的“一实之道”的故事,颂赞了普贤菩萨的东方净土妙国,宣称普贤观行“不入三昧(禅定),但诵持故,专心传习,心心相次、不离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见普贤”,如行此观法之人罪孽深重,可于七七日尽后,乃至一生、二生、三生后,看见普贤菩萨十方诸佛、多宝佛塔的形像,往生东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