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异同论

作者:梁漱溟
儒佛异同论

《儒佛异同论》是梁漱溟所著作品,出自于《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 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 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 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 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 儒、佛对生命意义关怀的一致性, 使其同为人类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 梁漱溟把大乘佛学的佛性说与儒家的仁心相沟通, 在一定意义上, 使佛家的“无我为本” 与儒家的“ 有本不穷” 会通了起来, 这为其后的现代新儒家探讨心性开辟了重要的理路。 由于梁漱溟思想上亦儒亦佛的二重性, 儒家在相当程度上被佛化了。 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 尽管如此, 构成梁漱溟思想理论主体的仍是儒学 。

猜你喜欢的书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奥地利作家斯·茨韦格的小说。“我”在一艘从纽约开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远洋客轮上,碰见了世界象棋冠军琴多维奇。“我”受好奇和敬仰之心驱使,怂恿一个象棋爱好者——富有、高傲的工程师马克·柯诺尔邀琴多维奇赐弈一局,琴多维奇起先不肯屈尊,后来柯诺尔答应下一局给他250美元报酬,琴多维奇才同意下棋。在对弈中,琴多维奇允许柯诺尔每下一着考虑十分钟并可与其他任何人商量对策。然而局势仍对柯诺尔有极大威胁。正在这紧急关头,一个瘦削苍白的人帮助了他,只几下就迫使琴多维奇举手言和。和世界冠军对成平局,这简直是奇迹。小说叙述者和大伙一起邀请陌生人单独和世界冠军一战,以满足大家的敬意。陌生人却很慌张,不敢出场,他讲了自己下象棋的“历史”。原来他是维也纳一个名门之后,法西斯分子为了从他那里得到由他监护的一批财产和一个反法西斯组织成员的情况,使用一个十分恶毒的方法迫害他:将他囚禁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房间里,没有同伴,没有图书,没有手表,没有纸笔。他为了抵抗孤独,挫败敌人企图磨灭他的意志的阴谋,他在心里背诗,回忆自己的过去,演算数学公式,但这些都不能抗拒孤独的袭击,他的精神眼看要崩溃了。在一次提审中,他意外地在审讯室里偷到一本象棋参考书。他狂热地研究起棋艺来,在一年完全孤独和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记熟了世界冠军各届比赛的150次战例,但这仍不能减弱孤独带来的痛苦,他于是又一个人自己和自己对弈,时间长了,他的“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竟然象两个真正的对手,互不相让,最后导致他得了精神分裂症。一天,他和自己对弈着,突然和“另一个我”“打”了起来,于是他被认为得了精神病而出了狱。这位陌生人在“我”和其他人的再三要求下,答应与世界冠军对弈一局,可是,当这位陌生人正要把世界冠军将死时,却旧病复发。世界冠军赢了。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李裪(1397年-1450年),即朝鲜世宗(조선 세종),字元正,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1418年-1450年在位),朝鲜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为元敬王后闵氏。李裪早年受封忠宁君,后进封忠宁大君。永乐十六年(1418年)被立为王世子,同年受禅继位。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颇多建树,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贡献就是创制了朝鲜民族文字——训民正音。在对外方面,与明朝保持了稳定的宗藩关系,与日本实现通商往来,在北方驱赶女真人,陆续设置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奠定了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的朝鲜版图。正统十年(1445年),李裪因病让王世子李珦摄政。景泰元年(1450年)薨逝于永膺大君府邸,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朝鲜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葬于英陵。

书纂言

书纂言

四卷。宋吴澄撰。《尚书》有古、今文之分。澄此书唯注今文,不及古文。《自序》谓“晋世晚出之书,别见于后”。然除此四卷之外,澄并未释古文一篇。注《尚书》专释今文,自此书始。此书诠解《尚书》今文,多取前人之说折衷之,持论较为公允,见解亦有独到之处;唯其好改经文,且不明言改窜之故,乃其缺憾。此书有元刊本、《通志堂经解》本,明嘉靖顾应祥刊本。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

房山云居寺石经,《大正藏》中收有《华严一乘法界图》一文,这是在《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之后附以释文的一部著作。原文缺撰者名,但历来被认为是新罗义湘所作。历来的看法是,《华严一乘法界图》中的法界图和释文都是义湘所作,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的定论。但是,房山石经本《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明确注明是智俨所作。法界图为智俨所作,《大正藏》中的《华严一乘法界图》是义湘对智俨《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的注释。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明诸万里注并序。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一卷,清悟开述,净同题记,昭庆经坊单行本名净业知津,一卷,清悟开述,净同题记,昭庆经坊单行本名淨业初学须知,仅附录不同。业初学须知,仅附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