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敬轩文集
明代诗文别集。薛瑄(字德蕴)著。薛瑄的诗文著述初未有刻本,后来薛瑄的孙子薛禥将其稿交付给常州同知谢庭桂,今仍有存本的成化年间刊刻的《河汾诗集》8卷即是谢刻本,但其稿未能刻完。弘治二年(1489)监察御史杨亨从朱氏那儿得到薛瑄稿本,继而薛瑄的门人张鼎又从杨亨那儿得到其稿。其本字句舛讹,多非其旧,于是他重加校正,三易稿乃编成,共得诗文约1700篇,厘为24卷,刊刻行世。张鼎并作序。《四库全书》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此外,还有嘉靖三十五年(1556)赵府味经堂刻本,题名《薛文清公全录》,凡47卷,除诗文集24卷外,还有《薛文清公读书录》11卷,《读书续录》12卷;还有嘉隆年间、万历年间《薛文清公全集》刻本,凡40卷,附录1卷。这两种刻本诗文皆无所增益。薛瑄虽是明代理学大师,但诗文创作的理学气并不浓,尤其是诗作,尚见情韵。四库馆臣评论其集说:“明代醇儒,瑄为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绝不以俚词破格。其诗如玩一斋之类,亦间涉理路。而大致冲淡高秀,吐言天拔,往往有陶、韦之风。”(《四库全书总目》卷170)陈田《明诗纪事》也认为:“文清古体淡远,律诗雄阔,绝句极有风韵,非一时讲声律者所能及。”王世贞《艺苑卮言》曾举其“翼轸众星朝北极,岷嶓诸岭导南条”,“天连巫峡常多雨,江过浔阳始上潮”等诗句,认为是极有情韵的佳联。可见其非击壤体。
大洞玉经
道家符咒书。二卷。撰者不详。本书为《大洞经》现存三本之一,即太玄赵真人注本。该本亦倡存神,但尤重符咒。《古今图书集成·道书部汇考二》:“若能行持经中符咒,精诚混炼,存神日新,返老还童,长生久视。尝考《神仙通鉴》并《列仙传记》,内行持大洞经法登仙者,不可胜纪。”
小栖霞说稗
曲论。清平步青撰。一卷。步青一名庸,字景孙,号栋山,又号侣霞,别署三壶佚史,浙江山阴人。同治进士,授江西督粮道,曾署布政使、按察使。后引疾归隐。著有《群书斠识》等数十种。晚年自订所著书为《香雪崦丛书》。《说稗》考证戏曲故事来源三十七种,约二万四千字。所作文章基本上属于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多有附会。有光绪间山阴乎氏刻《香雪崦丛书》本,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本。
白话新唐书
《新唐书》,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嘉祐五年(1060)成书。二百二十五卷。分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唐代二百九十年历史。此为《新唐书》白话文。
摄大乘论译注
无著撰。有三个汉译本:①《摄大乘论》三卷,陈真谛译;②《摄大乘论》二卷,北魏佛陀扇多译;③《摄大乘论本》三卷,唐玄奘译,以真谛和玄奘译本影响较大。是对《大乘阿毗达摩经》中《摄大乘品》的解释论述,从瑜伽行派的观点,概括性地阐明大乘教义教理。为法相宗所依的重要论典。有世亲著《摄大乘论释》(汉译有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三种译本)和无性著《摄大乘论释》(玄奘译),皆收入《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又作大威德万爱法、焰曼德迦万爱如意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杂密轨,大威德法。首先细说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图示所成就法、一印真言、曼荼罗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