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胡氏传辨疑

作者:陆粲
春秋胡氏传辨疑

《春秋》学著作。明陆粲撰。二卷。陆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陆粲除此书外,另有《左传附注》十卷,《春秋左传镌》二卷。此书旨在驳正胡安国《春秋传》之失。其自序谓胡氏说经或失于过,辞不厌繁,而《春秋》之意愈晦,故著此书以论辨之。书前自序:“胡氏说经,或失于过求,词不厌烦而圣人之意愈晦。故此以辨论之。”大旨主信经而不信所谓例,体例先列胡安国《春秋传》于前,后用己说纠驳。

猜你喜欢的书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完成于1926年,1927年发表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和现象研究年鉴》第八卷上,同时出版单行本。现已再版15次,并有英、日、朝、西、中等文种的全译本。该书的目的在于追寻“在”的意义,并由此建立所谓“有”的基本本体论。以往的形而上学,即存在论(或本体论),都没能揭示存在的真实意义。而解决“在”的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区分“在”与“在者”。前者是一切在者成其为在者的原始的可能性;后者是一切现成的、被规定了的东西。海德格尔就把“存在”当做一个过程来加以研究了。“此在”具有两个特点:它的“存在”对它的“本质”有绝对的优先地位;它的“我的在”的性质。书中又讨论了“此在”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状态,这就是“在世”。“此在”不仅与世界内的其他在者不分主客、浑然一体地存在,并且与世界内所遇到的其他人共同在世。在共在中的此在处于“此在之沉沦”状态,在世的本质是“烦”、“无”、“畏”、“死”等等状态,“畏”是此在在逃避自己在世的基本情绪。畏中显示出来的此在之在世的结构整体就是“烦”。“死”是此在的最终结束,人都是通过“死”而达到此在之“在的完成”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此在的“向死而在”表现为对死的不断逃避,而且这种逃避是在暧昧隐讳的态度中进行的。海德格尔坚持“本真的为死而生”的态度,鼓励人们克服身心上的重重苦痛,承担起自己的存在,从而获得自身本真的全体的真。该书被誉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作者在该书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体系,对其后的哲学派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因本书内容和文字极艰深、怪诞,所以被公认为是非常难读的一本书。

东溪试茶录

东溪试茶录

宋代茶书,宋子安撰,1卷,今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二、《通考·经籍考》卷四五均著录为朱子安撰,实误。清末王先谦寓目的旧抄本和四部丛刊本《晁志》均作宋子安,《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三著录的宋刊本和百川学海本《试茶录》也正作宋子安撰,两宋之际成书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也引作宋子安撰,《宋史·艺文志四》也称作者为宋子安,作朱子安当为传写之讹。今存十来个版本中,当以陆心源著录的宋刊本及百川学海本为最早。东溪属建安,当时是茶叶集散地。该书分绪论和八个题目。前五分叙焙名、北苑、壑源、佛岭、沙溪,说明诸焙沿革及其所属各个茶园的位置和特点;后三分叙茶名、采茶、茶病,讨论了采摘时间与方法。

月谈赋

月谈赋

《月谈赋》出自《穷通宝鉴》一书,作者姓名不详,但书中不少命例记载明朝名人宰辅,可能出于明朝年间,开始只是手抄本,沈孝瞻著,余星先生鉴定刊刻,《穷通宝鉴》一书方才问世。《月谈赋》是书中总纲,该赋江湖术士视为必读之篇,也是命理学家职业批命、断命的必修课题。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唐王勃撰。滕王阁,为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上元二年(675),阎伯玙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此阁,农历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正好王勃往南方省父经过洪州,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文。当时即震惊四座。文章从洪州的地域、人物、写到宴会;接着写宴会的时间、滕王阁的壮丽和登阁眺望中的三秋景物,着重抒发作者的坎坷身世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作者借历史上各种杰出人物的不幸遭遇,抨击封建社会压抑、弃置人才的不合理现象。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等句中,表现他报国的心愿,显示出意气昂扬的情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句,也具有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全文感情顿挫起伏,透露出作者飞扬的神采;结构严谨而又挥洒自如,前后照应,脉胳清晰;辞采华美,通篇对仗齐整,声律配置严格,而气势奔放流畅,语言平易自然,用典贴切而不冷僻,体现出骈文进一步格律化和通俗化的倾向。脍炙人口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写景色彩鲜丽,形象飞动,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境界全新,精彩万倍。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部,共有一百回。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宋代的兴亡。经过五代十国漫漫长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聪明一世的他,杯酒释兵权也自废了武功。塞北强邻外患不断,一场靖康之难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赵构在天堂之下的苏杭重建了帝国,也失去回归中土的幻想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

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

青莲法师注,青莲法师康熙年间僧,法名灵椉,收于《卍续藏》第21册。地藏本愿经者,乃我佛所说之孝经也。原其所以说者,弭不知恩分之深谤隆谕亲以道之大本也。是以我佛将熄应火,升忉利天,为母谈经,令见道迹,正以示出世之大孝,其在我释氏欤。然必乘时放光,集分身地藏于天宫者,举行孝之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