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作者: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著。作者于1920年和1921年分别在北大、山东教育厅的讲演记录编辑而成。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曾先后十次出版发行。1987年,商务印书馆又推出初版的影印本。1989年,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章,申论东西文化及哲学的特质并标书其各自在“世界文化” 中的 “位置”。认为“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由于人生态度的不同和意欲要求的方向的差别而导致西方、中国、印度三方文化的差别。西方文化 “以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由此有了个性的伸展、科学的进步、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国文化“以意欲的自为调和折中为根本精神”,成就了中国的艺术和道德; 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产生了宗教。西方文化是人类本来应有的第一期文化,中国文化是本来应有的第二期文化,印度文化是本来应有的第三期文化。暗示东方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断言人类文化发展的终极归趋是印度文化,而最近的未来文化必定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东方文化之不足在于没有第一期文化应有的充分发展,是谓之人类文化的早熟。若没有近代之东西交通,东方文化很可能要长此终古。东西文化的接触是东方文化的机遇,面对此机遇,中国对未来文化的

猜你喜欢的书

绣云阁

绣云阁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故事情节便由此而展开。虚无子投生为三缄,虚心子投生为七窍。三缄求道但为凡心所动,求取功名美妻,紫霞真人使他娶妻不成,仕途复遭挫折,被流放塞外,历尽磨难,方领悟到功名富贵的虚无本质,开始了云游天下“阐道”的使命。而七窍却被妖怪化成的美女所迷惑,又热衷于功名,高中巍科,官放南龙。三缄在阐道途中,收服了无数善善恶恶的山精水怪和市邑俗子,堵绝旁门邪道。紫霞真人的师弟灵它真人因妒恨师兄便纠集一批妖魔与三缄作对,迷惑七窍。然而邪不压正,三缄在众仙子的保护下,力战群妖,争取了七窍,使他断绝尘根,重返道门,终在万星台一起飞升上天,住进紫霞真人造就的绣云阁。

友林乙稿

友林乙稿

诗集。南宋史弥宁撰。一卷。弥宁字安卿,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中以国子舍生莅春坊事,后知邵阳。是集《宋史·艺文志》未见载,首有残缺序文一篇,据序意推,约成于知邵阳时,收诗凡百七十首,以近体诗居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观其持论,似亦以妙悟为宗,与严羽之说相近。然命意遣词,务取鲜新,乃往往伤于纤仄,无所谓镜花水月之意,则所谓妙语者,特一韵之奇,一字之巧而已; 特其点缀映媚, 时亦清警,沙中金屑,要不可谓之非宝。”有《四库全书》本传世。另据文献记载,尚有宋、明刻本和抄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线装本。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先生晚期写的一本汉代历史专著。谢国桢先生专长于明清史,尤其是晚明史。他还是金石学大家。本书是谢国桢先生在研究兴趣中产生的研究新领域。谢国桢先生从汉代画像石入手,通过画像石传达的信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语言简练生动,篇幅短小精悍,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相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凡二卷。唐代僧雪峰义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编,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雪峰真觉禅师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编录上堂示众语、机缘问答、偈颂、规则、遗诫等,卷末附录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崇圣禅寺碑记文、雪峰禅寺二十四景诗,以及孙觉、方山慧真诸人之序、跋等。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

简称《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佛教律仪书。元至元七年(1270)拔合思巴(即八思巴)集。一卷。是奉元世祖之命,据印度根本说一切有部之律典而译制的一部受戒仪轨书。内容包括授邬波索迦戒(即优婆塞戒)、沙弥戒和具足戒的仪轨,及授戒之后的各种仪范,如屏教师仪范、问障难羯磨仪范以及四法、四堕落法等。此书首次入载《碛砂藏》,后明清诸版大藏经均有载录。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