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密

- 姓名:费密
- 别名:字此度,号燕峰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四川新繁(今属四川成都市)人
- 出生日期:1625年8月25日
- 逝世日期:1701年10月8日
- 民族族群:
费密(1625年8月25日—1701年10月8日),明清之际经学家、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今属四川成都市)人。门人私谥为“中文先生”。6岁从师读书,被“目为大受之器”。14岁时祖屋为起义农民所烧,此后近20年间,举家迁徙不定,费密亦多所历难。顺治十三年(1656年),费氏在静明寺与众僧论禅静坐,深感“吾儒实学当不在是”。自此抛弃佛学和主静说,转入经世实学。顺治十四年(1657年),费氏33岁,结束流亡生涯,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学术研究,在此后40余年里,一直潜心钻研儒学经典。曾拜孙奇逢为师,与颜元、李塨交往甚密,又与唐甄、万斯同、阎若璩、吕留良等人“纵横经史”,常有文字往来,对其学术发展影响颇大。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中传正纪》(已佚)、《弘道书》、《圣门旧章》、《文集》、《外集》等。民国年间刻印《费氏遗书三种》,收入怡兰堂丛书。费氏推崇汉儒注经的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的凭空臆说,尤其批判了程朱陆王理学。他说:“宋之理学则改经更注,以就其流。朱熹,二程之巨浪也,王守仁,九渊之余焰也。四家之书俱在,与古经相睽者,远矣。”(《弘道书》)认为“圣人之道唯经存之,舍经无所谓圣人之道。”(同上)他深研古经注疏,在考据学和古注疏方面有独特贡献,对乾嘉考据学有相当影响。但他治经而不泥于经,其目的在于倡导经世实学。这即是他的“中实之道”。他说:“中而不实,则掠虚足以害事,实而不中,过当亦可伤才。……既中且实,吾道事矣。”(同上)“中”即指“通诸四民”,也即言论和行动应为农、工、贾、士“四民”所“皆通”、“共识”,“实”就是日用常行之实事,即“见诸日用常行”。他认为中实之道也就是圣道,是“吾道本旨”,而程朱陆王学说则是“吾道变说”。他将二种学说列表如下:吾道本旨:有{力行内省吾道变说:无{清谈高论(同上)主张以“有”代“无”,以“力行”代“清谈”。他说:“有、力行,二者圣门为学之方。”(同上)这包括“习实事”,“文事武备”、“通人事以致用”等。充分体现出“中实之道”学说注重实事、反对空谈的特点。在理欲关系方面,费氏从其实学思想出发,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众人如是也,贤哲亦未尝不如是也。”(同上)充分肯定人欲的合理性。综合上述,费氏的实学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是清代实学的重镇。
费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游集
宋代诗文别集。2卷。宋元间汪梦斗著。汪梦斗号杏山。宋亡后,被尚书谢昌言荐于元世祖,特召赴京,终不受官,放还。此集上卷是诗,末有诗馀6首,皆系北游纪行之作。作者于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赴京,至冬十月归里,舟车数千里,历时270日,途中所见所感,皆以诗记之,视为北游日记,因称《北游集》。当时南宋新亡,而作者又是被迫“北游”的,途中“悲伤怀感,忧惧愁叹,不能自已”(作者自序)。集中充满故国之思,如《道过茌平县感马周事》:“翻思故国今何在,枉抱忠肝似马周!”汶上县有后梁王彦章庙,金泰和中重修此庙,有碑记。作者过此庙,题诗说:“铁枪战死后梁时,消得金人为葺祠。近岁江头几符节,过来须也读此碑!”对宋朝误国诸臣谴责、愤恨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至京后,有《见礼部尚书谢公昌言》诗云:“曾将鸿笔冠群英,自是峨嵋第一人。执志只期东海死,伤心老作北朝臣。”又有“正须自爱不赀身”句,表达了对故国的忠贞,同时又以其义规劝昌言。集中更充满了故乡之思。《金陵僦舟渡江》之六:“已是淮南客,常吟江左风。”《东行鱼台县界初闻莺》:“家山今隔几千里,始听春莺第一声。”《清明》:“他乡逢冷食,故国隔长江!”途中风情亦多入诗,如《道中不见山水》:“有山无水山枯槁,有水无山水汗漫。此处无山亦无水,风沙卷地鼻生酸。”记山东河北之间景象,如在目前。集中亦有错误,如说留梦炎入(元)朝不屈等。下卷为附录,附《杏山摭稿》,收文5篇,乃后人所集梦斗讲学之语,如论“天理人欲”之类。书前有汪梦斗序。今存有《四库全书》本。朱祖谋曾将其中所收的词刻入《彊村丛书》。
周易译注
黄寿祺译注。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书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卦、每爻爻辞内在含义等向读者作了深入而又浅近明白的介绍。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宋元间道士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内载十种内丹修炼诀图。有《秘传胎息诀图》、《真龙虎交媾内丹诀图》、《周天火候诀图》、《肘后飞金晶诀图》、《还丹诀图》、《炼形秘诀图》、《三田既济诀图》、《炼气成神朝元诀图》、《内观起火仙凡交换诀图》、《弃壳升仙入圣超凡诀图》。其图依内丹修炼程式排列,图后附诀文,指示内丹原理及修炼功法。
大林和小林
现代长篇童话·张天翼著。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10月初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7月初版时,改书名为《好兄弟》,列入“少年读物丛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11月出版修订本,再改书名为《大林和小林》。作品描写了兄弟两人从不同思想出发,走了不同的道路,落得不同的结果。生于穷苦农民家庭的大林和小林,在父母死后出门求生。大林一心想“当个有钱人”,“吃得好,穿得又好,又不用做事情”;小林却认为“一个人总得干活”。途中遇见妖怪,为了脱险,他们分头逃跑。小林落到坏蛋手里,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战胜了坏蛋与吃人的“四四格”,当上了火车司机。他始终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为追求自由幸福而勇敢、坚强地斗争着。大林则遇见兔绅士。兔绅士满足了大林的企求,让他当了大富翁“叭哈先生”的养子。大林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变成了肥胖的寄生虫,最终因贪婪而饿死在富翁岛上。作者以他独特的夸张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幻却又非常现实的童话世界,日本学者伊藤敬一指出:“(周作人的)‘以现实的事物为素材,而整个气氛却是非现实的’这一要求,在中国的童话史上”,“正是由《大林和小林》才开始实现的”。(《张天翼的小说和童话》)。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三卷,明智旭要解,清达默造钞并序,达林参订,莲村序,莲蕊重刻跋。
无垢贤女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