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汝兰

罗汝兰
  • 姓名:罗汝兰
  • 别名:字芝园,一字广文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石城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罗汝兰,清医家。字芝园,一字广文。广东石城人。光绪(1875—1908)年间,省内流行鼠疫。受《医林改错》启发,悟及鼠疫乃热毒成瘀 ,遂专以治血为主,兼以解表,用加减解毒活血汤作主方,救治患者,活人甚众。光绪十七年,得吴川吴存甫所辑《治鼠疫法》一编,读而善之,与茂名许经畬讨论,略加增附,予以刊行。光绪十九年复补其侄罗启沃“涂瘰”方等,再次刊行,广为流传。光绪二十一年取原书续增经验方及治案等,编成《鼠疫汇编》,对鼠疫源流、治法均有所阐发。此书后经郑肖岩增订,更名《鼠疫约编》。

罗汝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宗教的本质

宗教的本质

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著作。1846年出版。费尔巴哈概述了宗教,尤其是自然宗教即多神教的本质,明确提出神学就是人本学和自然学的论点。他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自然是人生存的基础和依赖的最初对象,是宗教的原初对象。人依赖的自然对象各不相同,自然宗教因而也就有众多的神。人把自然看作是具有人性的东西,而后又崇拜它。自然宗教的本质同样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依附于个别的具体的自然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人由物理实体变为政治实体时,当君王的占有,决定统治着、支配着人的时候,自然宗教就为精神宗教即——神教(基督教)所代替。他还阐明了自然的存在不是以神的存在为前提,而是神的存在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说自然是由一个最高最完满的精神实体创造的,是世界上最矛盾、最颠倒和最荒唐的事情。自然存在、发展的根据就在它自身之内。

高山大峒

高山大峒

长篇小说。韩北屏著。本书讲述的是广东大峒乡地主残酷地剥削和压迫雇农的故事。故事揭露了在土地改革时期,地主们想尽办法,从事阴谋活动,企图破坏土地改革,但是在党的正确的领导和农民群众的紧密团结下,大家终于推翻了地主,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表现了农民的成长,其中有动人的情节、曲折的故事,非常富有地方色彩,读后令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近报丛谭平虏传

近报丛谭平虏传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探,炮轰敌军,城破后刘 知县遭断尸,壮怀激烈。敌军渐逼京师,形势危 险,袁崇焕奉命征剿。山东布政朱万冲阵,胜敌 方略,宁夏巡抚耿如杞伏击敌军,敌方退。又有 响马高敬石啸聚山林之众数百人,同心灭虏。 末尾歌谣四起,言传袁崇焕不该杀毛文龙,又 有说他贻误战机,崇祯三年下狱。反映了当时舆论。小说叙至自此狼烟不起,天下太平。书当成于崇祯初。今存明末刊本,卷首有吟啸主 人序,有图,疑作者即吟啸主人,藏日本内阁文 库,台湾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

王艮尺牍

王艮尺牍

明朝经济思想家, 泰州学派的创立人王艮的书信。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书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一卷,明真可说,附略传,以上四种出紫柏尊者全集卷十一,题曰紫柏老人心经说。

金光明经文句记

金光明经文句记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礼有所感慨,遂援举所领大义,又借智圆之金光明文句索隐中之俗书故实以为裨助,撰述此书。至十七品,未竟而入寂。最后之赞佛品由其门人广智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