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迪耶

贝迪耶
  • 姓名:贝迪耶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巴黎
  • 出生日期:1864年1月28日
  • 逝世日期:1938年8月29日
  • 民族族群:

约瑟夫·贝迪耶(Joseph Bédier, 1864年1月28日-1938年8月29日),1864年1月28日生于巴黎,家族源自印度洋留尼汪岛(他终生称其为旧名"波旁岛")。1881年获文学能力证书后,他凭借奖学金进入巴黎路易大帝高中(1881-1883),后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887年通过文学教师会考后,赴德进修一年,随后在弗莱堡大学任法语文学教授(1889-1891)。1891年是其学术生涯低谷期——因未完成博士论文,即便有加斯东·帕里斯等学者支持,仍未能获得蒙彼利埃大学教职,最终在卡昂大学文学院任教至1893年。1903年,贝迪耶在米歇尔·布雷阿尔等学者支持下,以21:13票击败竞争对手,荣膺法兰西公学院"中世纪法语文学"讲席教授。其学术代表作包括获法兰西学术院奖的《特里斯丹与伊瑟》校勘本(1900)和博士论文《中世纪民间文学与文学史研究》(1893)。作为新派语文学家,他开创性的研究方法引发学界论战,尤以1910年与皮奥·拉伊纳关于已故导师帕里斯学术遗产的公开论辩最为激烈。20世纪初,贝迪耶突破中世纪文学研究边界,通过频繁访美(1909-1936)建立国际声誉。德雷福斯事件中,他虽支持德雷福斯阵营,却与对立阵营的布吕纳介保持友谊;一战期间积极撰写反德文章。1920年接替罗斯丹当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1929-1936年任法兰西公学院行政长官,任内主持了学院400周年庆典(1931)等重要活动,并推动新建科研大楼(1935)。1891年与参议员之女欧仁妮·比扎雷利结婚,育有三子。1938年8月29日在德龙省逝世,终年74岁。

贝迪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时代,是为当今日本留下很多遗产的时代,是日本文化全面走向成熟的时代。 17世纪,逐渐站稳脚跟的德川氏无需再以宽容基督教传教来换取与西方的贸易,当幕府军疯狂虐杀基督教徒时,教徒们秉持着“若抵抗,便无法沐浴在殉教的荣光中”的信念,任由他人斩杀。与此同时,农民、僧侣形成强大的势力团体,他们不惧怕官吏的屠刀,动辄越级上诉、发起暴动,怒斥拦路的官吏:“汝等岂非百姓所养耶。”随着城市的发展,有钱的町人开始挺直腰板,敢于奚落贫穷落魄却又不肯低头的武士,笑骂他们活像插着两根扦子的豆腐……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风起云涌的历史。翻开它时,是芸芸众生之像。合上它时,是天地悠悠之感。

芥舟学画编

芥舟学画编

画学论著。清沈宗骞述,齐振林写。四卷。作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自序”云:“我吴兴山水清远,甲于天下,生其间,得其灵淑之气,每借笔墨以抒写其性灵。”反映其强调自然美与人性美相结合的美学观点。卷一、二,论山水画的宗派、用笔、用墨、布置、穷源、作法、平贴、神韵、避俗、存质、摹古、自运、会意、立格、取势、酝酿等;卷三论传神,分为传神总论、取神、约形、用笔、用墨、傅色、断决、分别、相势、活法等;卷四为人物琐论、笔墨绢素琐论、设色琐论。强调绘画之美,应把握对象的真实,并要求在动态中迅速表现对象的个性。认为南北方虽有不同风格个性,却不分高下。肯定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正”与“偏”区分的根本标准:“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厉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又说:“惟能学则咸归于正,不学则日流于偏,视学之纯杂为优劣,不以宗之南北分低昂也。”认为气韵生动,全赖用墨得法,“令光彩晔然也”。要求画家尊重自然,反对刻意摹写:“六书之有形象,即画之源也。且画之为言画也,以笔直取百物之形。洒然脱于腕而落于素,不假扭捏,无事修饰,自然形神俱得,意致流动,是谓得画源。若摹写过甚,加意求工,是因刻划而循流,其去源远矣。”原书早毁,独日本翻印《冰壶阁》刊本保存有译文,《画论丛书》、《中国画论类编》据以收录。

雪宧绣谱

雪宧绣谱

《雪宧(yi)绣谱》是清末民国初年刺绣大师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绣谱,她开创了“仿真绣”技法,作品在海外受到了意大利皇室等的嘉奖;在全国各地开办绣校,尤以南通女红传习所最为出名;在生命的后期,完成了这本《雪宧绣谱》。

漕船志

漕船志

《漕船志》是记载明代官船厂的专著之一。明代席书编撰,后经朱家相增修。席、朱二人多年从事漕运,并先后主持清江船厂(在今江苏淮阴市)。这是以其亲身经历撰写的关于漕船和船厂的专著。书中记述了明代清江船厂与卫河船厂(在今山东临清市)这两个专造漕船工厂(后二厂合并为一)的历史沿革与生产情况。书中对历代漕运管理,亦有记述。明成祖永乐(1403—1424)中在南京清河(今江苏清江市)、山东临清(今临清)创建清江和卫河二造船厂,打造各类运粮漕船。世宗嘉靖三年(1524),卫河厂生产任务改由清江厂承担。不久又裁革卫河厂衙署,二厂遂合并为一,总称为清河船厂。总管理机构设在原清江厂,各地分厂概由其统属。《漕船志》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成书,作者为该厂主官工部主事席书。

峦头心法图诀

峦头心法图诀

《峦头心法图诀》这部由清代风水大师蔡麟士创作的古籍,成书于清咸丰四年,由广州儒雅堂发兑,西园书屋藏板。《峦头心法图诀》深入阐述了他对地势、水流以及各种微妙元素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实体的见解和经验,力求能够让使用者在实际操作中,精确合理地调整环境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气场控制效果。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讲经有的依照天台教来解释,有的依照贤首教来解释。在天台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教里边,将如来的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以“五时”来判定如来说法的次第,以“八教”来分别所说的法门和说法的仪式。五时,第一是华严时,第二是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槃时。在这五时里边又判出八教来,这八教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是“化法四教”;还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是“化仪四教”;总合起来叫“八教”,这八教,是佛在五个不同的时期分别宣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