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同

- 姓名:王季同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48
- 民族族群:
王季同(1875-1948),又名季锴,字孟晋,号小徐,江苏苏州人,出身于书香官宦世家,是光绪年间进士、清朝三品大员王颂蔚之子,同时也是明朝宰相后人,其兄王季烈为中国近代著名物理教育家。
他早年接受新式教育,1891 年进入京师同文馆学习算学,1895 年毕业并留任馆内算学教习,开启了教育生涯。1902 年,他在蔡元培担任总理的爱国学社担任教员,进一步投身近代教育事业;1909 年,他被派赴英国,担任清政府驻欧洲留学生监督署随员,期间还前往英吉利电器公司和德国西门子电机厂开展研究与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1912 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邀请王季同担任筹备员,参与教育部组织建设与学制改革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友人在上海创办大效机器厂,尝试实业救国;1924 年工厂停业后,他先后在中国铁工厂任顾问总工程师、镇江电厂任工程师,持续深耕工程领域;1928 年 7 月,中央研究院工程组独立为工程研究所,他出任专任研究员,专注科研工作。
在学术与专业领域,王季同成就显著。数学方面,1911 年 5 月 8 日,他向英国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提交论文《四元函数的微分法》,两个月后该论文在《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会刊》发表,这是目前已知中国学者最早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的现代数学论文,文中解决了四元数与其微分非共面情况下函数的一般微分表达式问题,相关方法被称为 “王氏代数”。工程学领域,1916 年他发明电气变流方法,1930 年发现分解电网络的新方法,1934 年这一方法还推动了顾毓琇、丁西林、蔡金涛等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30 年代对电网络的研究。晚年他转向佛学研究,著有《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独立变数之转换与级数之互求》、《螺旋形弹簧之新公式及不规则形求面积之图解新法》、《变压器诸尺度求最经济比例之方法》、《佛法省要》等,提出佛法是 “应用科学” 的独特命题,阐释佛法与科学相通相容且超越科学的关系。
家庭方面,王季同共育有 12 个子女,存活的四子三女均成就非凡。长子王守竞是中国机械工业创始人,二子王守融是著名精密机械仪器专家,三子王守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五子王守觉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长女王淑贞是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有 “南王北林(林巧稚)” 之称,二女王明贞是清华大学首位女教授,同时也是物理学家、医学家。
猜你喜欢的书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不同的时期,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
四书集编
宋真德秀辑录朱熹四书注语而成。《大学》1卷,《中庸》1卷,《论语》10卷,《孟子》14卷,凡26卷。德秀早年从游于朱熹弟子詹体仁,对朱熹推崇备 至,谓 “巍巍紫阳,百代宗师”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定而为《四书集注》后,四书地位日显。然 “《集注》虽多参取旧文,而亦与诸儒异。其所以去取之意,散见《或问》、《语类》、《文集》中,不能一一载也。而 《或问》 、《语类》、《文集》又多一时未定之说,与门人记录失真之处,故先后异同重复颠舛,读者往往病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德秀此书即博采朱熹之说,条列而分附于四书各章之后,以发明四书之意。间或附以自己心得创见以折衷讹异。自谓 “《大学》、《中庸》之书,至于朱子而理尽明,至予所编而说始备。虽从《或问》、《辑略》、《语录》中出,然铨择刊润之功亦多,间或附以己见。学者倘能潜心焉,则有余师矣。然又须先熟乎诸书,然后知予用功深,采取精”(自序) 。有《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
道宣律师感通录
亦称《律相感通传》。佛教感应集。唐道宣撰。一卷(或十卷)。据《法苑珠林》称:唐乾封二年(667)仲春,道宣“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闻随录,合成十卷”。书分两部分:(1)“初问佛事”,涉及神佛、寺塔等内容;(2)“后论诸律相”,多为戒律方面的内容。书中所述天神有王璠、罗天、费天、姚天、苟天、陆玄畅、韦将军等。此书见载于《高丽藏》及日本《卐字续藏》、《大正藏》。国内有天津刻经处本。
十力经
一卷,唐勿提犀鱼译。
龙施菩萨本起经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与《佛说龙施女经》同。而皆龙施自说。初说昔为毒蛇,供事道人,因道人去,悲哀登树,投身命过,生兜率天。从天来下,作须福女。
法华三昧经
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乃佛为罗阅王之女利行宣说法华三昧之行法。叙述罗阅只城耆阇崛山中,有无数比丘众、菩萨众等齐聚来会,欲请问佛,佛口放光明,遍照十方,佛身忽然不见。罗阅王辩通、王女利行、诸女等齐来,佛遂由地涌出,坐大宝莲花上,为王女宣说法华三昧之法。王女得道之后,与众问合,诸女皆发心出家,王亦出家并得授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