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采邻

孙采邻
  • 姓名:孙采邻
  • 别名:字亮揆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孙采邻,清医家。字亮揆,一字竹亭。江苏苏州人。父廷问,有医名。承家学,精理内外大小各科,尤于妇人科为特长,著有《竹亭医案》(一名《缀珠编》)九卷。子凤生,亦得家传。

孙采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俄国普列汉诺夫著。最初发表在《科学评论》杂志1888年第3、4期,后载于1905—1908年出版的《二十年间》文集,后收入《普列汉诺夫全集》第8卷。针对民粹派的“英雄”史观和齐美尔、什塔姆列尔等人的唯意志论,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指出唯物史观认为个人的自由活动是必然性的自觉表现。认为引起社会关系改变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历史进步的普遍原因;某一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环境,是不同民族的历史运动的特殊原因;在历史上起着作用的人物的个人特点和不同的历史偶然性,是社会运动的个别原因。强调,“每一个成了社会力量的杰出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杰出人物比别人看得更远,他们是倡导者和组织者,比别人更能促进解决重大的社会任务。但是,杰出人物的作用只有在认识了历史规律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伟大的历史改造任务是以群众为主体来完成的。杰出人物由于他们的智慧和性格特点,可能改变事件的个别外貌及其某些局部后果,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方向。该书以法国历史为例,写得极为生动而又深刻。是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名著。中译本由唯真校译,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46年版,后编入三联书店1961年《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

守宫砂

守宫砂

稗史之兴,原用助正史之不足。若忠奸贤否,英雄豪杰,绘色绘声,跳跃纸上者,为其使愚者阅之,知所以劝善而惩恶也。是书以有明武宗任用阉宦,卒至谋乱,河南一幸,几致宗社覆灭。幸李广、楚云辈出,先事预防,拨乱反正,始得转危为安。然其中所谓忠奸贤否,英雄豪杰,无不毕露。阅者深读而玩味之,或亦谅作者之有心惩劝耳。

御制喇嘛说

御制喇嘛说

乾隆帝论述喇嘛教宗旨及清廷对该教所持政策的文章。乾隆五十七年(1792)撰。《卫藏通志》卷首有载该文首释“喇嘛”一词含义及清廷沿元、明旧制加封其宗教领袖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号。继述兴黄教以安蒙古、西藏,为有清一代之宗教政策,并言及呼图克图转世出于一族,为希求世袭爵禄酿成弊端,为除此弊,特立金瓶掣签制以期“辑藏安边”。此文明确宣布清廷对喇嘛教的基本政策,于是后该教在蒙、藏地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净土二藏二教略颂

净土二藏二教略颂

全一卷。日本了誉圣冏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又称净土略颂。即立二藏二教二顿之教判,论净土宗之教相为相顿教。谓一代佛教分声闻、菩萨二藏,菩萨藏分顿、渐二教,略颂各教之要义。其中顿教分性顿、相顿,判定净土教为相顿,乃本书之创倡。全篇计由一百六十六颂构成。

般若心经添足

般若心经添足

般若心经添足,一卷,明弘赞述,有科文,嘉与贯义合目。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

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一会《三律仪会》的异译本。叙述佛因大迦叶问,说菩萨种种应作、不应作之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