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东洞

- 姓名:吉益东洞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广岛
- 出生日期:1702
- 逝世日期:1773
- 民族族群:
吉益东洞(1702~1773),名为则,字公言,通称周助。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古方派医家。生于广岛。本姓富山。19岁时从能津祜顺学习金疮产科,后自学古医方。1738年移居京都开业行医,改姓吉益。1747年移至东洞院街,吉益名为东洞即是从这条街名来的。
他提出“万病一毒”论,认为一切疾病其实质都是由后天产生的一种毒所引起的,而病状之所以千差万别乃是由于毒之所在部位不同所致。因而他的治疗原则是以毒攻毒,激烈反对后世派的温补疗法。并提出“死生非医之所与,尽人事俟天命而已”的宿命论主张。吉益东洞虽欲复张仲景之古,却反失《伤寒论》之真意,虽欲迈向实验科学,却反陷于臆测空想的泥坑中。他的“万病一毒”论自然不为人们所接受,而且遭到强烈的批驳。于是,其子吉益南涯提出了“气血水”论,说东洞所谓的毒,实指身体阴阳的乖常,其本身虽无形,但乘有形之气血水而表现出来。名为发展东洞之说,实则抽筋拔骨,全面恢复了传统的理论,以求解脱吉益东洞“万病一毒”论的困境。吉益东洞认为腹是万病之所宿,毒之所在,故特别重视腹诊,从而促进了腹诊法的发展。
吉益氏在学术上颇多建树,一生著作颇多,有《方极》一卷、《类聚方》一卷、《医事或问》二卷、《药征》三卷、《古书医言》四卷、《东洞先生遗稿》三卷、《医方分量考》一卷、《方选》一卷、《丸散方》一卷、《医断》一卷、《建殊录》一卷,其中尤以《类聚方》和《药征》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咸宁县志
清黄家鼎修,陈大经、杨生芝纂。八卷。是志系咸宁知县黄家鼎奉陕西巡抚贾汉复 “徵志之檄”以备“通志采摭”而编纂的,先草成两卷。后又延请邑士陈大经、杨生芝更为修纂,编为八卷。是志修于康熙七年(1668年),同年刻印。卷首列星野图、疆域古迹图、会城图、县署图、庙学图、隋都图、唐三内图等。正文分星舆、建置、田赋、官礼、选举、人物、古迹、杂志、艺文九门,分设九十九目。其中星舆列分野、疆域、形胜、山川、桥渡、渠堰、井泉、景致、水利、风俗、物产十一目。建置列城池、沿革、县署、学校、贡院、书院、社学、坛壝、庙祠、行署、杂署、驿递、仓厂、铺舍、坊第、市镇、兵防、建封十八目。田赋列田亩、粮石、户口、起运、存留、屯田、盐引、学田八目。官礼列官师、名宦、公仪、祀典、乐器、乐考六目。选举列荐辟、进士、举人、贡士、例贡、恩貤、荫叙、吏典、武科九目。人物列乡贤、忠节、武勋、孝义、乡耆、隐逸、寓贤、技术、节烈九目。古迹列城阙、宫殿、苑囿、池亭、名胜、陵墓、寺观、石刻九目。杂志列祥异、仙释、异闻、正讹四目。艺文列诏、玺书、策、制、敕、书、议、奏、封事、疏、诗、赋、策、表、颂、序、碑、记、论、说、铭、题、传、墓志、著述等二十六目。内容丰富,类目详备。记事始于周,止于康熙六年。有康熙七年刻本。
修真后辩
庄子谓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盖以道本无名,有何可称?道本无形,有何可言?称且不可,言且不可,更何可辩?然世有称道者,有言道者。一自有称,则是非混杂,而道不真矣;一自有言,则邪正相争,而道有假矣。称道不真,言道有假,不是称道,反是谤道;不是言道,反是埋道。谤道埋道,塞修真之门,阻行道之路,为害最大,此予不得不强辨,以破其称之不真;不得不细辨,以劈其言之有假。
槎翁诗集
明诗别集。刘崧著。刘崧曾著《钟陵》、《五云》、《邓溪》、《双溪》、《凤山》、《瑶峰》、《墨池》、《东门》、《珠林》、《龙湾》、《北岩》、《龙门》、《戊己》等13个诗集,万历二十五年(1597)张应泰合刻为《刘槎翁先生诗选》,12卷。张应泰序云:“不佞受事翁乡,间引车式其故庐,咨所为遗草,他亡论,即《职方集》已漫漶不传,安在其名不朽也。因就君东谋久之,君东乃介翁裔诸生道卿者,以翁全集来,日奉之舍中,幸而卒业。”此刻本美国国会图书馆尚有存本(见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万历三十八年(1610)又有《槎翁诗》8卷的真如斋刻本,收入《四库全书》者当以此为底本。刘崧在官舍时,常常是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其一生耽嗜吟咏,其诗颇享盛名。宋濂、刘永之、乌斯道等人集序甚为推重。后来诗论家王世贞、胡应麟、钱谦益、朱彝尊等人,都给予赞誉。他是明初西江诗派的佼佼者,尤善七言。
秋星阁诗话
清代诗论著作。1卷。李沂著。书前有张潮的《小引》一篇。全书收诗话6则,类似以初学者为对象的唐、宋“诗格”著作。李沂论诗标举性灵,更要求以审慎、谨严的态度学诗。“八字诀”条倡多读、多讲、多作、多改。“勤虚心”条指求教于师友。通篇观之,卑之无甚高论,但如用以指导少年初学诗者,也还有用。推尊盛唐,反对故立异说。其论虽仅数则,但却堪为初学诗者金针。有《昭代丛书》本、《萤雪轩丛书》本和《清诗话》本。
越史通鉴纲目
越史通鉴纲目,正式称《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越南史书。阮朝潘清简主持编修。1856年(嗣德九年)起编修,至1884年(建福元年)成书。采编年体,用汉文撰写。共五十三卷。全书卷首一卷;前编五卷,记述从传统的“雄王时期”至“十二使君”(967年)为止的历史;正编四十七卷,记述丁先皇元年(968年)至后黎昭统三年(1789年)之史事。为系统载录阮朝之前越南历史的著作。
古来世时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阿那律说往昔施支佛饭福报,佛赞叹之,并为比丘说未来轮王及弥勒事,以衣施弥勒,令转施众僧,即中阿含说本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