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庄俊笃

本庄俊笃
  • 姓名:本庄俊笃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本庄宿
  • 出生日期:1798年11月4日
  • 逝世日期:1846年12月21日
  • 民族族群:

本庄俊笃(1798年11月4日-1846年12月21日),江户时代后期在本庄宿(现在的埼玉县本庄市)医生。字士雅。本庄正俊的次子出生在本町,立志成为医生,在江户学习沼津藩医保土田翠兰,之后,对日本、中国、荷兰的医学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1823年自称“普一”,周游各国,拜访各地的名医,请求治疗和秘药的教导,把普救病人作为自己的课题,号为“普一”。同时,华冈青洲的乳腺癌手术图也临摹。1825年左右,他来到长崎,学习荷兰医术,通过手术治疗连西伏特都没能治好的青光眼,作为眼科医生在全国享有盛名。将兰汉折衷型医术作为自己的东西,继续京都,河越等治疗的旅行,1827年左右,回到本庄,开设内科,外科,眼科。在众多门人的指导下,1829年出版了《眼科锦囊》,1837年出版了《续眼科锦囊》。此外,他还著有《天狗堂脉论》等书(也有几本未能出版)。交友关系从兰学家到儒学者都很广泛,与忍藩的儒者芳川波山是从江户游学时开始交往的关系。与西博尔特弟高野长英也有过亲密的交往。另外,他还精通汉诗文。1846年2月住房失火,被烧毁,所以租到儿玉郡八幡町,同年11月49岁去世,被埋葬在该所、净眼寺。养子本庄俊圭(1826年-卒年不详)继位。

本庄俊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写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者洛维特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他对德国现代哲学进行深入反思的时期,海德格尔思想是他在此期间的重要思想背景、资源和反思的对象。在书中,洛维特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尤其是将这些问题置入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之中,深刻地指出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中对主体哲学的拒斥既是现代性危机的表征,又是这一危机自我克服的自发性表现。洛维特认为,在德国哲学的伟大时代,每个人都能与他的前辈产生关联并把他当作旗鼓相当的伙伴,一个康德和一个黑格尔不会觉得自己出色得不用回应同时代次要者的异议,而海德格尔固执己见的独白发生于一个缺乏讨论的空间,着迷者、复述者和违心者们一方面站在它边上,另一方面把海德格尔所挣得的东西当作硬通货转手。但当海德格尔提出“倘若沉思者终于在运思之际着手探讨这个二十年来一直等待着的……实事,情形又会怎样呢?”

瓜豆集

瓜豆集

现代散文集。周作人著。上海宇宙风社1937年3月初版。收作者1936年下半年所写的散文33篇。周作人在《题记》中说:“这三十篇小文重阅一过,自己不禁叹息道,太积极了!圣像破坏与中庸夹在一起”。《家之上下四旁》一文批评了中国的家庭关系及封建伦理中的孝道。《谈日本文化书》、《怀东京》、《东京的书店》等文叙写对东京的怀念,认为“要研究、理解或谈日本的文化,其目的不外是想去找出日本民族代表的贤哲来,听听同为人类为东洋人的悲哀,却把那些英雄搁在一旁,无论这是怎样地可怨恨或轻蔑”。《关于鲁迅》、《关于鲁迅之二》等文,介绍了鲁迅早期的情况,特别推重他“不求闻达”、“勤苦作事”的精神和“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的观察”以及“寄悲愤绝望于幽默”的创作特点。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周作人谈到了他创作思想上的深刻矛盾,“平淡,这是我所最缺少的”,“我所有的只有焦躁,这说得好听一点是积极,但其不能写成好文章来反正总是一样”。

孟子学案

孟子学案

共十一章,第一章《孟子传略》对孟子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介绍,考证了他的姓氏、籍贯、家庭、所受的教育、生卒年,讲解了他周游列国的经历。第二章《孟子书考证》考证了《孟子》的内七篇和外篇。第三章讲了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第四章讲了孟子之中心学说——人性论。第五章讲了政治哲学。第六章讲了人生哲学。第七章讲了经济哲学。第八章讲了重农主义。第九章讲了教育哲学。第十章讲了尚论古人。第十一章讲了诸家学说之批评。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此篇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全篇以问答体例。由「方文」向净明道六位真师请问《净明真经》之奥义,六真逐一解答。问题涉及三五飞步、服日精月液,流金火铃、三甲六丁、飞符治病诸事,皆为净明道有关法术。

白话贤愚经

白话贤愚经

北魏凉州沙门*昙觉等在高昌(新疆吐鲁番一带)编译,13卷。所集65个故事,涉及佛本生、佛传和各种因缘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但其中有些故事不乏惩恶扬善的劝世寓意。该经定稿后在河西流传不衰,有些故事还是敦煌《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及敦煌壁画《劳度差斗圣变》等的祖本。该经对研究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传播现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长阿含善生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