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步忠

- 姓名:刁步忠
- 别名:字惠三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崇明(今属上海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刁步忠,清末医家。生卒年不详。字惠三。崇明(今属上海市)人。祖传医学,擅内外科,尤精喉科。治喉症重视外用药及手术。自制喉症丸散,且施针、钳,以解咽喉壅窒诸危症。尝将临证经验汇辑成书。经其子质明增益厘定,成《喉科家训》四卷(1918年)。
刁步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屐痕处处
郁达夫著。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出版。为作者移居杭州前后写作的一组游记散文,共11篇,并《自序》及附录各1篇。集内文章均为记述游览浙东、浙西、皖东等地名胜所作,重在描摹自然景色,多能见其神采。如《杭江小历纪程》写顺流而下所见义乌、兰溪、小南海等地风光,举凡山溪涧瀑、奇石怪洞,均各略事点染,一揽其胜。《西游日录》纪游西天目山,则以工笔写奇峰丰姿,有如诗如画之妙。更高明之处,是着意于观照景物神韵与游者兴致的谐调,写出有我之境,别具一番古朴清隽的诗趣(如《半日的游程》、《屯溪夜泊记》等)。而《钓台的春昼》、《临丰登山记》等,则于寄情山水之间,时露愤激讥世之音。同时,这些游记散文在写景抒情时往往插入一些旧诗,以渲染情思,构成意境,使文章显得跌宕多姿,更富于感情色彩。至于兼涉山川典籍、文化风习、名士轶闻等,亦使文章增光添色,作者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在自如,显示了深湛的文学素养与艺术功力。
灵台经
灵台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所算类、《通志‧艺文略》历数类,均着录「灵台编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经文原本为十二章,《正统道藏》本缺前八章,仅存后四章。即〈定三方主〉第九、〈飞配诸宫〉第十、〈称星历分〉第十一、〈行年灾福〉第十二。其书言算命术,属紫微斗数类。大略依人之生辰定其三方主,又以二十八宿加临十二月,配身官、命官、德宫、财帛宫、寿命宫等二十余宫,以推算人生之贫富寿天及流年吉凶。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简名《老君堂》。杂 剧剧本。元郑光祖作,一作无名氏作。剧中人 物史皆有之,唯情节多属无稽。剧写秦王李世 民率部经北邙山,偷观金墉城,为李密部将程 咬金所追赶,避入老君堂中。咬金斧劈庙门,擒 获以献李密,囚之南牢。唐大司马刘文静往求 放秦王,密不允,亦囚文静。后密出征沧州,命 魏徵、徐、秦琼守金墉。密因出征大捷,恩赦 牢囚,唯“南牢二子,不放还乡”。徵等三人皆倾 心于唐,密议由徵改诏书之“不”字为“本”字, 释放世民、文静归唐。未几密败,部将皆降唐, 李靖单缚咬金待命。秦王至,盛誉咬金尽忠其 主,亲释其缚,奏准重用。咬金感激涕零,愿效 忠秦王。元明间无名氏《魏徵改诏风云会》杂 剧,情节略同。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本,未题作者,卷末有明董其昌跋文:“乃系元 人郑德辉笔”;而《录鬼簿》、《太和正音谱》郑名 下均无著录,故今人或疑非郑作。
江月松风集
元诗别集。12卷。钱惟善撰。《四库全集》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江月松风集》明人未见著录。明人论钱惟善诗,主要依据赖良《大雅集》中选入的数首,钱惟善本人手录《江月松风集》原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清康熙年间,金侃自曹溶家抄录1部,顾嗣立据金侃抄本选入《元诗选》初集。此即《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后至元四年(1338)陈旅序,后至元五年夏溥序。本集12卷,未按诗体编次。所收诗篇仅限作于元代,元未明初的诗未收入。清光绪年间刊印本集,在卷末又附录有《江月松风集补遗》及《江月松风集附文》。他的七律,如《述怀》、《怀陈子敬王子仁》,苍凉沉郁,工力颇深。他的绝句,如《张园杂赋二首》、《西湖竹枝词》清婉温雅,耐人寻味。钱惟善主要从身边事物中寻找诗材,很少涉及社会重大事件。他是杭州人,集中有不少描写杭州及西湖风光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梅尧臣传
古代作家传记。朱东润著。中华书局1979年5月出版。全书共分9章。循着诗人的创作道路,展示了从宋真宗到宋仁宗几乎近半个世纪的时代风貌。如景祐三年(1036)发生了宰相吕夷简与天章阁待制范仲淹的斗争,并以范仲淹的被贬告终。时为池州建德县小吏的梅氏把自己的爱憎诉诸笔端,写下了《彼䴕吟》、《灵乌赋》、《猛虎行》等诗篇,把范仲淹比作为老树除去蠧虫的啄木鸟和告人吉凶的灵乌,而以嗜血成性的猛虎隐喻吕夷简。其后如庆历四年(1044)御史中丞王拱辰和集贤校理苏舜钦之间的斗争,皇祐三年(1051)宰相文彦博和御史唐介之间的斗争,梅尧臣都因职位低微而没被直接牵扯进去,但却以自己的诗作表明了自己爱憎分明的立场抉择。《梅尧臣传》通过反映时代脉搏的跳动,将诗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该书还以传主梅尧臣为中心,用大量笔墨刻画了一代诗坛的风貌。宋初以“缀风月,弄花草”为能事的西昆派诗垄断诗坛近半个世纪。欧阳修、尹洙、梅尧臣诸人最初在西昆派的卵翼下从事诗歌创作,由于梅尧臣少年时期曾有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遇等原因,他首先把农民的生活引入诗中,写出了《田家》、《观理稼》等明显背叛西昆体的诗篇。其后在嘉祐二年(1057)的考试中,由于欧、梅的擢拔,出现了新一代诗人苏轼,确立了宋诗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书以梅尧臣为中心,展示了从钱惟演到苏轼这三代人的师承关系,也揭示了宋诗流变的过程。
人间佛陀
演培法师,佛历二五一七年夏历正月起讲于灵峰般若讲堂。伟大而崇高的人间佛陀,为人类,为众生带来了真理之光,开放了自由之花,引导人类向真理之官迈进,向自由之塔攀登,使得每个人们,实现真理的体悟,完成自由的获得,怎不合人向这位卓绝群伦的人间觉者,致最崇高的仰慕与敬意!因此,本人在般若讲堂每月夏历初一举行金刚法会时,对信众讲述佛陀一生的简史,特重人间佛陀方面的启示,以期信众亲切了解佛陀的人间真实性,所以特名为人间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