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

张中行
  • 姓名:张中行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河北省香河县人
  • 出生日期:1909年1月7日
  • 逝世日期:2006年2月24日
  • 民族族群: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河北省香河县人,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又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三人被称为“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并改名为“中行”;1935年8月,至天津南开中学教书;1938年,任职于民众教育馆,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思想著作;1942年,民众教育馆解散,去北京大学文学院任助教;1942年6月,办《新闻报》不成,8月日本战败后,重回北大文学院授课;1946年,离开北大文学院,至第四中学教国文,在天津《新生晚报》开专栏“周末闲谈”。1947年,辞去四中教职,至贝满中学教初中修身课,开始以一己之力主编佛学月刊《世间解》;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评审;1951年,写了《顺生论》第一部分;1964年,五万字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完稿;1980年,开始编写《文言文选读》;1982年,完成《文言津逮》,9月写成《负暄琐话》第一篇《庆珍》;1983年,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连载《作文杂谈》;1988年,《禅外说禅》完稿;1992年,《顺生论》完稿;1996年,完成《流年碎影》的写作;2006年2月24日,国学大师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8岁。 张中行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多部散文集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从而闻名于世,人称“文坛老旋风”。仅数年间就以其深厚学养、精深见识、老辣文笔,奠定了散文大家的地位。

张中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广宁县志

广宁县志

辽宁地方志。清张文治等修,范勋纂。八卷。文治, 山西介休人。康熙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任广宁(今辽宁北镇)知县。十六年,会同府派主纂范勋(参见《锦州府志》条)为编纂《盛京通志》而修此志。十八年完成初稿。明年成书。约一万五千字。卷首图十一幅。凡八卷:地理志、建置志、田赋志、典礼志、武备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赤雅

赤雅

3卷。邝露撰。《四库全书总目》介绍该书说:“是书乃露游广西之时,遍历岑、蓝、胡、侯、槃五姓土司”,“归而述所见闻”。全书共有197条,卷1记土司及各部落的制度风俗,卷2记山川古迹,卷3记物产等。该书饶有文学色彩,所记述的民情风俗、鸟兽山水,文字瑰丽、神奇,较有艺术魅力。如“蚺蛇”写道:“蚺蛇尾有钩,口无齿,其声甚怪,似猫非猫,似虎非虎,击之则鸣,犹龟焉,灼之则鸣也。九十丈吞赤蚁,六十丈者吞象,三十丈至九丈者吞豺狼虎豹与鹿豕人。吞之法,以尾钩卷定,以气冲死,濡湿乃吞。吞毕,卷于树上,绞至糜烂,骨角皆从皮出,望之若神龙蜕骨耳。”情状逼真。又如“桂林竞渡”写道:“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左右衣白数人,右麾白旗,左麾长袖,为郎当舞。中扮古今名将,各执利兵,傍置弓弩,遇仇敌不返,兵胜则枭而悬之,铙歌合舞。 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遇甲戌为之,有司毫不敢诘。”情态宛然。不少记述皆可视为小品文。该书今存《四库全书》本。

胡闲探案

胡闲探案

赵苕狂的《胡闲探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滑稽侦探”小说集,可谓当下“幽默推理”小说类型之源头,也是民国“反侦探”类型的代表。小说主人公胡闲更是当时最著名的“失败的侦探”,在中国诸多名侦探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收录目前可见的“胡闲探案”系列小说八篇:《裹中物》《榻下人》《谁是霍桑》《新年中之胡闲》《胡闲探案》《狭窄的世界》《鲁平的胜利》《少女的恶魔》,是该系列诞生近百年来首次完整结集。

净土生无生论

净土生无生论

全一卷。明代传灯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为撰者采用诸经论之要旨,阐明净土之生、无生。总分十门:一真法界门、身土缘起门、心土相即门、生佛不二门、法界为念门、境观相吞门、三观法尔门、感应任运门、彼此恒一门、现未互在门。本书与隋代智顗之净土十疑论、唐代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合成净土三论。注疏有明代正寂之净土生无生论注、明代受教之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达默之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成唯识宝生论

成唯识宝生论

凡五卷。护法撰,唐代义净译。又称二十唯识顺释论、二十唯识颂释论、唯识导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为世亲所著二十唯识论之注释书。印度有关二十唯识论之注释书虽多,但传译于我国者仅有本书,其中义净对二十唯识之颂所作之翻译,多承袭玄奘所译之唯识二十论。窥基所撰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其说与本书相通处亦不少。

六道伽陀经

六道伽陀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