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鋗

汪孟鋗
  • 姓名:汪孟鋗
  • 别名:字康古,号厚石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秀水(今嘉兴)人
  • 出生日期:1721
  • 逝世日期:1770
  • 民族族群:

汪孟鋗(1721—1770),清诗人。字康古,号厚石。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汪仲鈖兄。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吏部主事。与金德瑛为亲戚,得其指教者多。又与万光泰、王又曾、钱载相切磋。通内典,兼精术数。与其弟仲鈖以诗名江浙。《晚晴簃诗汇》称秀水“诸家皆发源西江,入奥出新,不落畦町”,“刊落槎枒,独标名隽”,而孟鋗“在诸家中如骖之靳,与柘坡居士(万光泰)为近”。著有《厚石斋集》。生平事迹见《国朝耆献类征》卷一四二、《湖海诗传》卷三一、《国朝诗人征略》卷四○。

汪孟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风与树的歌

风与树的歌

安房直子著。日本第二十二届小学馆文学奖获奖作品。风中的颜色,树上的年轮——让我们透过那小狐狸的窗户看看自己的一生吧!让我们闭上眼睛去仰望天空吧!让我们用一百年的孤独换取一夜的欢乐吧!生命如此神奇,为何我们还要追求生命之外的魔力?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上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经文言观星望气,存神飞升之道。所谓「华晨三奔」,即华盖下北辰星及辅、弼二星,属北极紫微垣。据称北辰星乃玉帝之真星,辅星为太平金阙后圣帝君之精,弼星为太微天帝玉尊之灵。修道者当以三星出现之时,北向九拜,瞑目存思三星各出紫光玉色之气,下注己身,一体同辉。其次分别向三星叩齿祝念,存思星中流光下注,内有婴儿来临面前,同携上升。勤修此道五年,可感召后圣降真。修行七年则可同御玉宸上天,「三帝下接,合形同奔」。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撰人不详,约出原南北朝。言传授洞神三皇经及契券科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大渊忍尔《三皇文より洞神经へ—道藏成立史论其一》(《史学杂志》68—2) 认为本仪出自唐或唐后,但保留很多古代原形。述授三皇经券契之科仪。包括三皇经14卷目录。

庄子内篇注

庄子内篇注

解析《庄子·内篇》的著作。清光绪十四年(1888)金陵刻经处刻本,4卷。明释德清注。各篇篇首有题解,然后分段释义,句下出注。题解及各段释义均深入细致,时有新意。《逍遥游》题解云:“此便是立言之宗本也。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经无碍解脱。”释德清是明末四大名僧之一,学通内外,主张三教一理,三圣同体,调和儒、佛、道思想,故往往以佛理注《庄子》。《序言》称:“全书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将《内篇》视为《庄子》一书的主体,故注解限于七篇而已。《序言》又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虽间有援《庄》入佛处,但大体本于《老子》。大旨继承林希逸之说,且有进一步发明处。

明会要

明会要

清龙文彬编纂。龙文彬(1821—1893),字筠圃。清永新 (今江西省永新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吏部主事。治明史多年,熟悉明朝掌故。是书于同治、光绪间成书,共80卷。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祥异、方域和外藩15门,下再分498目,辑录有关明代典章制度的资料,包括史实、琐言故事以及论例辨证等。该书仿《西汉会要》体例,引用书除 《明史》外,还有 《通典》、《通纪》、《明会典》、《明实录》、《明臣奏议》、《日知录》、《春明梦余录》等史籍二百余种,引文后并注明所引书名 (但书中卷73、74“方域门”,卷78、79、80”外藩门”没有注出处)。其中有些资料,可补《明史》的不足。又其帝系、礼、乐、舆服等门,为明代帝王事迹和宫廷规制提供诸多资料,可作为检索制度资料的工具书使用,但于探索典章制度,其价值不及明代官修的 《明会典》。此书清代有广雅书局本行世,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排印本。暂时只有四十卷,找到在补。

小史

小史

亦译《小王统史》。斯里兰卡王朝和佛教编年史,《大史》的续编。僧伽罗学者原将《大史》和《小史》合编,统称《大史》。德国威廉·盖格(WilhelmGeiger,1856—1943)将其分为《大史》和《小史》。《大史》包括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第五十偈。《小史》包括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一偈至第一百零一章。记述公元4—18世纪斯里兰卡王朝兴衰和佛教发展以及英国入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