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端升

- 姓名:钱端升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上海人
- 出生日期:1900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990年1月21日
- 民族族群:
钱端升(1900年2月25日-1990年1月21日),上海人,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生。1912年入南洋中学。1917年入北京清华大学预备班。1919年夏,赴美国留学,先入北达科他大学,1920年获学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2年2月,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24年2月,又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5年任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讲师。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组编纂。1928年4月,任国民政府大学院文化事业处处长。三十年代初,任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学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8年6月,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0年12月,任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2年7月,任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7月,聘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团部评议员。1945年4月,任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先后四次访问美国。1948年4月,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10月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评议员。1952年任北京政法学院院长,并任《中国建设》(英文刊物)编辑部编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四、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等。1990年逝世。终年90岁。
出版著作有《法国的政治组织》(1930)、《德国的政府》(1934)、《法国的政府》(1934)、《战后世界之改造》(1942)、《战时中国的地方政府》(1943)、主编《民国政制史》(2卷本,1937)、《中国政府中军事的作用》(1948)、《中国的政府与政治》(1950),翻译《英国史》(1933)。发表论文主要有:《近世宪法的立法和行政的关系》(1925)、《宪法论》(1930)、《西班牙新宪法》(1933)、《苏联新宪法》、《宪法初稿评议》(1934)、《论宪稿中人民代表机关的保守性》(1934)、《论宪章中的人权章》(1934)、《评立宪运动及宪草修正案》(1934)、《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4)、《孙中山先生的宪法观念》(1935)、《论官等官俸》(1937)、《战后中国的要求》(1943)、《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共同纲领》(1950)、《开展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981)等。
钱端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银汤匙
日本作家中勘助的自传体小说。创作于1910年至1913。以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的东京地区为舞台,描写了主人公从幼年到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笔法细腻,视角独特,感情饱满,也毫不掩饰主人公对日本对外侵略行为的朴素质疑和厌恶。起初由作者大学时代的老师、文坛巨匠夏目漱石推荐、作为散文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连载发表,获得读者持续好评。1921年出版单行本,至今再版不断。截至2006年12月,仅岩波书店一社出版发行的“文库版”(小型便携版,不包括同一出版社另外发行的普通平装版、精装版等)的部数就累计达1,136,000册,另有角川书店、小学馆等出版社的版本发行。1950年代至1980年代,大阪滩中学教师桥本武擅做主张,以本书一册代替教科书讲授初中三年的语文,获得惊人的升学奇迹,并为日本社会各界输送了众多栋梁之才,此事被传为奇谈。现代中国学者周作人曾在《知堂书话》中对此书推崇备至,并亲自翻译了一段。
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
本书(一册一五二面九一、二○○字)不分卷,合辑清季淡水、新竹、凤山三县「简明总括图册」而成。盖光绪十一年台湾着手建省,需用浩繁;巡抚刘铭传鉴于台湾民间「隐田。特多,因奏准「量丈田亩、清查赋税」以增加收入,并借以建立土地制度之基础。此项工作,计自十二年四月开始筹备,迄十八年五月结束,先后历时六年之久。当日清丈完成,各县厅编制有土地清丈「简明总括图册」。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尚藏有淡水、新竹、凤山三县图册抄本各一帙,本书因合而编之,总其名印行。各县册分堡或分里列图,并分则说明田园亩分,极为简明。书末,今另刊入同馆所藏题为「设改章程总册」(亦为抄本)一种。其内容则为光绪年间清丈后淡水县所造全县各番社应收通事、土目口粮租谷并应支、应减、应裁各项用款数目四柱清册,呈送上级政府「察核」者。因同属清赋资料,特收作「附录」。
金匮要略译注
东汉张仲景撰著,晋代王叔和编辑整理的中医内科杂病专著。又名《金匮玉函要略方》、《金匮要略方论》。为《伤寒杂病论》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书共25篇,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杂病的专著,也是奠定我国临床医学基础的重要古 典医籍之一。书中论述疾病60余种,列药方262则(包括后人整理编校时所增补的附方在内),这些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书中主要以脏腑经络辨证论述内科杂病,兼及妇科、外科诸症,分类简明,辨证切要,强调预防疾病传变和早期治疗,即“上工治未病”。在病因方面,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学说,并且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列于发病的首位因素,对以后中医病因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治法上,除内服方药外,还记述了多种外治法,如温熨、坐药、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书中还记载了若干急救卒死的治法,特别是对自缢,书中生动地记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药疗、食疗、按摩、吹耳外治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操作规程十分科学,也是医学上的首创。
杜牧传
古代作家传记。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全书共分5章。依次探讨了传主的家世与幼年情况,少年科第及他在幕府、京官和地方官任上的事迹,晚年的生活和创作等。作者认为,杜牧是一个怀有忧国的热情,而在政治上颇有见解抱负的人。他擅长诗歌与古文,诗歌的造诣尤高,他能创造英发俊爽的风格,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其古文也笔势雄健,内容充实,有相当进步的思想与史料的价值。长达90字的〔八六子〕词可以证明杜牧是第一个作慢词的人。作者指出,杜牧之所以取得比较高的文学成就,除去其文学才华以外,他平生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杜牧平生浪漫的生活,声色的嗜好以及不时流露的消沉、颓靡思想,在他的诗歌中也有反映。 在写作方法上,该书力求历史真实与文学情趣的统一,既注重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又发挥了适当的驰聘想像能力,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人物传记。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菩萨之念诵法。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亦名《碧岩集》、《圆悟老人碧岩录》、《圆悟碧岩集》。禅宗临济宗偈颂、评唱资料汇编。十卷。宋克勤述,弟子普照等于宋建炎二年(1128年)春天编辑成书。克勤,俗姓骆,号佛果,赐名圆悟。生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卒于宋绍兴五年(1135年)。彭州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嗣法于五祖法演禅师,长住成都昭觉寺。因克勤在夹山(湖南澧县东)灵泉院讲唱由门人记之而成,故以夹山别名“碧岩”名之。成书于宣和七年(1125)。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为禅宗评唱体著作之滥觞。先有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从《传灯录》等书中选取一百则禅门公案,用偈颂形式加以品评,名《颂古百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