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端升

- 姓名:钱端升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上海人
- 出生日期:1900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990年1月21日
- 民族族群:
钱端升(1900年2月25日-1990年1月21日),上海人,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生。1912年入南洋中学。1917年入北京清华大学预备班。1919年夏,赴美国留学,先入北达科他大学,1920年获学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2年2月,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24年2月,又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5年任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讲师。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组编纂。1928年4月,任国民政府大学院文化事业处处长。三十年代初,任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学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8年6月,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0年12月,任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2年7月,任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7月,聘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团部评议员。1945年4月,任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先后四次访问美国。1948年4月,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10月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评议员。1952年任北京政法学院院长,并任《中国建设》(英文刊物)编辑部编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四、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等。1990年逝世。终年90岁。
出版著作有《法国的政治组织》(1930)、《德国的政府》(1934)、《法国的政府》(1934)、《战后世界之改造》(1942)、《战时中国的地方政府》(1943)、主编《民国政制史》(2卷本,1937)、《中国政府中军事的作用》(1948)、《中国的政府与政治》(1950),翻译《英国史》(1933)。发表论文主要有:《近世宪法的立法和行政的关系》(1925)、《宪法论》(1930)、《西班牙新宪法》(1933)、《苏联新宪法》、《宪法初稿评议》(1934)、《论宪稿中人民代表机关的保守性》(1934)、《论宪章中的人权章》(1934)、《评立宪运动及宪草修正案》(1934)、《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4)、《孙中山先生的宪法观念》(1935)、《论官等官俸》(1937)、《战后中国的要求》(1943)、《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共同纲领》(1950)、《开展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981)等。
钱端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创作的小说,首次出版于1940年。该小说讲述的是以聋哑人辛格为核心和四个小人物之间的故事,这四个人物分别是咖啡店老板比夫,小姑娘米克,黑人医生考普兰德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杰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可是却不被身边的人所明白与理解。 该小说主旨凸显了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纬略
笔记。宋高似孙撰。十二卷。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余姚人。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处州太守等。有《史略》、《骚略》诸书传世。自称“既辑《经略》、《史略》、《集略》,事有佚者、琐者为《纬略》。盖与诸《略》相为经纬”。记佚闻琐事为本书一大特点。此书考证旧文,疏通疑义,采摭颇富。引录原书,亦翔实可信。据自记称,“事有逸者、琐者为纬略” ,可知是书系似孙考证疑义之文,而非解释纬书之作,援据赅洽,叙述简洁,其有原书已亡,散见类书者,亦多征引。
艺文类聚
类书。唐欧阳询(557—641)等奉敕撰。一百卷。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累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唐高祖李渊因古今图书日渐繁多,欲知事之源流颇难寻究,故于武德五年(622)命询等修纂此书,至七年乃成。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 储宫、 人、礼、乐、职官、封爵、治政、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四十四部(一作四十八部或四十七部)。每部又分子目若干,凡七百二十余项。每目下“事居于前,文列于后”,辑录经史百家等书中有关故事、解释、传说等资料以记事。摘抄有关诗文、赋颂、歌赞等多种文体的句、段以为文,理清条序,事贯文存。并逐一注明引文出处,标以文体,或诗或赋。极便检索,并改变了以往类书有事无文之法。引征唐以前文献一千四百三十一种,今存已十不一、二,学者多用以辑佚、引证、汇录、校勘。后世类书多仿其体例。然门类子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不当之处,宋明坊刻多有窜乱。早有宋绍兴刊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明有六家刻本。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又以影印宋本作底本,取明本对校,参以凡所征引之书有传本者,以及宋以前之类书,重新校勘断句出版,附校记一千六百余条。
脉诀
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此书后经明·李言闻删补,改名《四言举要》,其子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匹马嘶风录
本书是石评梅的作品选集。《匹马嘶风录》是一部表现“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它以主观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在革命与爱情的抉择上选择了革命,离开心爱恋人的故事。小说非常诗性化地表达革命信念与生命激情之张扬,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成长故事抒发得淋漓透彻,在同类题材中颇具特色。石评梅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故事,写进发人深省的感情中,写在生命鲜血的挥洒里,让人看到了女性血写的成长超越。
凤子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1930年5月杭州苍山书店初版。残稿,全书只完成10章,前有自序和题记。《凤子》这篇著作通过人物频繁的对话展现了作者有关自然神性的思考.这部作品处处充斥着冲突——青年人与老年人人生观的冲突,城乡爱情观的冲突,有关神性自然与科学观念的冲突......但归根结底还是两种文明——乡间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和碰撞.来到城市的乡下人璇着与曾经去过乡下的城里人——老年绅士,二人在年轻时皆受到一种爱欲的折磨,但最终俩人都在对镇筸这个湘西边陲小镇乡情民俗的经验中明白了"神"之存在如故,获得了某种人生智慧,展现了沈从文有关"人生观重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