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忠

周守忠
  • 姓名:周守忠
  • 别名:字榕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南宋钱塘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周守忠,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名守中,字榕庵(一作松庵)。博览群书,集前代医家医事,编为韵语二百句,载人物二百零二人,撰成《历代名医蒙求》两卷(1220年),为古代医史重要资料。另撰有《类纂诸家养生至宝》(或称《养生类纂》二十二卷、《养生月览》两卷。书目着录有《养生杂纂》、《养生延寿书》。

猜你喜欢的书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合集,是作者叶芝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作为叶芝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一部饱含着诗人激情整理出的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全书笔法自由轻松至极,行文充满想象力,张扬一种神秘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

隧道

隧道

《隧道》讲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某个对危险异常敏感的大学生,乘一列开往苏黎世的火车从家返回学校。这趟线他每周往返。列车途径一条隧道。四周的乘客们处之泰然,而这个小伙子却发现了异常,这个隧道似乎比记忆中的要长。他找列车员、列车长询问,并穿过客车来到行李车,尽管列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冲出黑暗的隧道,驶入金色的阳光里,但这隧道却始终没有尽头。他和车长又爬到了车头,发现司机已跳车,而列车正以未有过的超高速往前狂奔,更确切地说,是沿着两条铁轨,向未知的深渊里掉。小伙子和列长则处在列车的最底层,身子压在机车的挡风玻璃上。“没有办法。上帝让我们跌落,我们只好往他那儿冲去”。小说在这里结束了,后事呢?不得而知。应该说,这篇作品中是不难理解的,虽然荒诞,并且缺少通常所谓的结局。因为它的情节异常简略,没有什么枝蔓,而人物则更单纯,除对危险的本能惧怕外,未见其它深层的情愫。翻开这篇小说,读者便很自然地被作者引上他的轨道,沿着“象征”这条隧道,如作品的主人公一般,跌入作者思想的深邃处。这掉进灾难深渊的列车,不难让人联想到人类社会,而渎职的司机、麻木的乘客,刻板的车长,也很容易使人看出他们所代表的各社会阶层。作者想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堕落,即人们双手创造的发达的科学和严密的社会组织、正将人们引入深渊,纵然有个别人省悟、竭力挽救,但这一切已纳入程序,任何努力都是徒然。

六书音均表

六书音均表

清段玉裁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五卷。包括《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群经韵分十七部表》,凡五种。表一为全书总纲,表二分列十七部字之谐声偏旁,表三辨别古韵诸部分合远近,表四为《诗经》韵谱,表五为《群经》、《国语》、《楚辞》韵谱。六书文字按音分部,故名其书曰《六书音均表》。段氏分古韵为十七部,其精于江永十三部者,乃分江氏第二部为“支”、“脂”、“之”三部,分其第四部为“真”、“文”二部,分其第六部为“幽”、“宵”二部;入声分配亦有改变。段氏以为古同谐声者必同韵部,故其研求古韵,除据《诗经》群籍用韵材料而外,复以文字谐声参互较订,并用声旁统摄同部之字,以简驭繁,至为省便。又其阐发“古本音”、“古合韵”之说,辨识诗文押韵之必然与偶然;不以本音蔑合韵,不以合韵惑本音,是段氏超迈前人之处。所列古音十七部表,始于“之”而终于“歌”;部与部之远近疏密,则据合韵之理考定。与江永只以《广韵》韵目之先后排列,亦不可同日而语。段氏又特别提出“古无去声”与“古假借必同部”说,于文字音义研究颇多启发。分部虽未尽善,“真”部有入声尤自乱其例,其后王念孙、江有诰等皆别有论述以正其讹误。然其观点方法影响一代学人,其书不失为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其中讹错,段氏晚年或有所悟,但以书既刻板,无法追改。此书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成于蜀,后又附刻于《说文解字注》后。1983年中华书局据《经韵楼丛书》本重印,周祖谟为撰前言并订正误字。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儿科著作。2卷。明秦昌遇(景明)编集。刊年不详。作者认为幼科诸书之治法非偏寒偏热之误,便有喜补、喜泻之殊,遂力求折衷,并以为书。卷首述小儿食物宜忌、初生护养、入门审候歌、三关脉纹主病歌;次论急慢惊风、疳积等常见病证治40余种,并载医学杂论数篇,叙述小儿初生诸疾、脉法、五脏相胜之邪、五脏虚实所主、五脏补泻、运气等内容。书中所论病证,每篇均分总括、脉法、方药、论述等内容,总括录前人四句歌诀概述本病,脉法以王叔和《脉经》之说为主,方药多取自古代名医名著,论述又以《内经》要旨为提纲,摘引历代名医学说,间附己意予以阐论。眉目清晰,述理简明。现存清抄本及其复印本。

金谷怀春

金谷怀春

《金谷怀春》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又名《怀春雅集》、《融春集》。作者不详何人,但见《百川书志》 注为“ 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序中说是“前代骚人”卢梅湖著。此书大约产生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在小说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戏曲家曾据以改编成《忠节记》、《怀春记》、《罗囊记》等有影响的传奇;名著《金瓶梅》 曾引用其中许多首诗词;孕育了才子佳人小说的诞生。不见此书的单行本,校点底本自《花陈绮奇言》中引出。书署“ 吴门翰史茂生选评”,校点时删其旁批及总评。

诗经稗疏

诗经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祖籍江苏高邮。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于乡。明亡,在衡山举兵,为清军所败。后勤苦着述四十余年。晚年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着述极富。是书乃而农读《诗》时之随笔札记,故每条但举经文一句或数字标目,不全载经文。遇有疑义,乃为考辨,故不逐章逐句一一尽为之说。大旨不从郑氏之笺,亦不信朱熹之说,唯以毛传、《尔雅》为主。所辨证之名物训诂,引据精确,足以补传笺诸说之遗,间有伤穿凿处,然尚无害全书也。四卷之末附《考异》一篇、《叶韵篇》一篇;又附诗译十五则。有《船山遗书》本、《续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