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峰

冉雪峰
  • 姓名:冉雪峰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四川省黛溪县
  • 出生日期:1878年10月30日
  • 逝世日期:1963年1月29日
  • 民族族群:

冉雪峰(1878年10月30日-1963年1月29日)。生于四川省黛溪县。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是全国著名老中医。他六世医传,自幼习文学医,19岁乡试,在慈父严师冉作辑的教导下不入仕途,学文在于奠定医学基础,专心致志于祖国医药学,在中医药学术上有深湛的造诣。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化名冉剑虹,时任湖北省新闻社社长,兼武昌起义指挥机关军务处秘书长,曾亲自带兵去黎元洪府中将其抓获。辛亥革命失败后,从此不问政事,专心研究祖国医药学。1918年,全国鼠疫大流行,在实践中总结出治疗鼠疫的“太素清燥救肺汤”和“急救通窍凉血汤”等有效方药。此外,在白喉、天花、麻疹、霍乱等方面均有专论或专著付梓,在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方面贡献卓著,悬壶汉口,活人甚众,声名大噪,武汉三镇一带,几乎家喻户晓。他还热爱祖国医学的教育事业,曾独资创办“湖北中医专门学校”,并任校长,桃李满天下。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他放弃收入丰厚的门诊,组织“湖北省中医战地后方服务团”,捐出多年来的积蓄,为抗日战士和难民免费治病,后避难于四川省万县董家岩乡。在这期间,著有《国防中药学》《大同药物学》《大同方剂学》《大同生理学》《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等。他历来主张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渗透,“大同”二字蕴含着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作为一个传统老中医,曾亲手制备人体骨骼标本,并绘制了数百幅人体解剖学彩图(见《大同生理学》原稿),这种勇于革新,学而不倦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任四川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从事中青年中医的培训提高工作,教学成绩显著,编有《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等著作,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和尊重。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他调该院工作,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主任。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时,以《八法效方举隅》一书向党献礼,这本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研究八法的第一部专著。1960年,撰成《冉雪峰医案》。80岁高龄时开始纂写《冉注伤寒论》,这部书总结了冉先生60多年的临床经验,与仲景学说一脉相承,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所发展。例如对《伤寒论》的释名,认为六淫之邪中伤太阳寒水,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的讨论,故名《伤寒论》,是发前人所未发,对于理解和掌握《伤寒论》全书的内容,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这是一部珍贵的中医文献。此书经其子冉小峰、冉先德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作序,国家科委科技研究成果管理办公室王建勋同志撰写前言,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


猜你喜欢的书

圣安东的诱惑

圣安东的诱惑

福楼拜著,译李健吾。《圣安东的诱惑》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1821–1880)的小说代表作,1849年初稿,1856年次稿,1872年三稿,1874年全文定稿正式出版,跨越二十五年,其间福楼拜完成《包法利夫人》《萨郎宝》《情感教育》三部长篇小说,本书的写就几乎贯穿了作家的整个创作生涯。 小说取材自圣徒传说,即埃及修道士安东(约251–356)在沙漠中抵御各种诱惑的事迹,西方艺术中有不少以此为素材的作品。1845年,福楼拜的妹妹卡罗琳新婚旅行前往意大利,福楼拜同行,他在热那亚的巴尔比宫看到据说出自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之手的油画《圣安东的诱惑》,获得写作灵感,而少时读过的拜伦诗剧《该隐》和歌德诗剧《浮士德》也给了他颇多启发。 小说分七章细致描绘了安东在一个夜晚产生的精神幻象,魔鬼、示巴女王,还有安东自己的弟子将不计其数巨大的诱惑摆在他面前:财富、权力、享乐,乃至更具诱惑性的:神祇、礼仪、经文、圣谕……魔鬼以科学之名,制造迷障,隐藏起宇宙的秘密。从夕阳西下到晨曦渐上,幻梦不断,最终,安东从迷局走出,迈向新生。小说以散文诗体(或称诗剧形式)写就,反映出对宗教妄念的反叛、对物欲社会的厌弃,是作家投入“热狂”的一部作品。

袖珍神学

袖珍神学

全题为:《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法国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保尔·赫尔巴赫著。1768年(实际是1767年)以M.l’abhe Bernier神甫贝尔尼埃的假名在伦敦出版的。作者采用辞典体裁,选列了若干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术语、词句加以注释,以辛辣而幽默的笔调,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对于基督教思想的荒缪和僧侣的罪恶作了批判和揭露。本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讽刺性的,是一部通俗的无神论著作。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如“百科全书派”)所处的历史条件已经使他们能够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公开地以唯物主义面目出现,对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此书是作者的也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关中记

关中记

地方志,晋代潘岳撰,1卷。该书载秦汉关中山川形势、宫殿池沼、故事歌谣等内容,原书久佚,《水经注》、《文选》注、《初学记》、《太平御览》、《北堂书钞》等皆有引文。清代王谟辑佚成书,收入《汉唐地理书钞》。

初级佛学教本

初级佛学教本

初级佛学教本,三十六课,方伦居士著,佛学入门书

界论

界论

音译《陀兜迦他》。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佛教根本七论之一。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谈蕴、处、界三科之间的相互摄受和互相相应的关系问题。旨在辨别蕴、处、界三界的区别和范围,即何者为重,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然后明确诸法的性质。第二部分论述了心和心所及与三科之间的关系。其中多与心理学的内容有关,如对禅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烦恼提出了各种现象以及对治之法,分析细密,旨在说明安心的法门。这两部分内容在北传汉译佛典的说一切有部论书《品类足论》以及《界身足论》中皆有所记载。但日本学者木村泰贤认为,《品类足论》的心、心所学说将早于《界身足论》,拟为一人所作,二次整理而成。公元5世纪南传佛教学者觉音对《界论》作注,另一位阿难陀论师也曾作注。1892年库内拉特纳(E.Goonertne)将原论和觉音注一起校订出版。日译本收于《南传大藏经》中。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

佛典注疏。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智圆撰。四卷。是灌顶撰《大般涅槃经玄义》的注释书。依《玄义》次序,逐段疏解。先释作者,次释书名,再依次疏解正文内容。所引资料涉及内外诸典。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