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 姓名:王建
- 别名:字仲初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765年
- 逝世日期:830年
- 民族族群:
王建(765年—830年),唐朝大臣、诗人。字仲初,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长于关中,出身寒微,终身未能进士及第。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前后,出关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遂结为好友。张有诗云“鹊山漳水每追随”(《逢王建有赠》),可知张、王就学之处在今山东济南附近,后在山东军幕为散吏。贞元四、五年(788、789)至贞元十四、十五年(798、799),隐居山中修道炼丹求仙,曾从军塞上,入幽州刘济幕,离开刘济幕即远赴岭南节度使幕府任职,一度留寓荆州。宪宗元和八年(813),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宾正,后迁家关辅,居于杜陵,寻以田弘正、裴度之荐为昭应县丞。元和十二年前后,入朝为太府寺丞、太常丞及秘书丞。穆宗长庆二年(822),官秘书丞。文宗大和二年(828),出为陕州司马,数年后解职,归居于咸阳原上。王建与张籍齐名,皆工乐府,号称“张、王乐府”。其作品形式风格亦相类,皆参用古题、新题,两者皆能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生活的苦难。新题如《水夫谣》写被官军抓差的纤夫之痛苦,《田家行》反映农民遭受的种种苦难;《织锦曲》、《当窗织》描写身为“织锦户”妇女劳作的繁重与所遭受压榨之残酷。至于旧题如《从军行》、《关山月》、《陇头水》写战争的残酷与征人士卒所作的牺牲;《乌栖曲》写宫女的孤寂与痛苦,均能由表入里,形象生动。可见王氏乐府以即事名篇之作为主,所用旧题,亦寓新意,如沈德潜所云:“张、王乐府,有新声而少古意,王渔洋所谓‘不曾辛苦学妃豨’也。然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王氏乐府多为七言歌行,篇幅较短,多不换韵,给读者以急管繁弦之感。诗中很少议论,多用形象说话,结尾多警句,颇具感染力。王氏《宫词》百首亦颇有名,此组诗以镂金错彩之词写宫中生活,建首创此体制,后世多有模仿者。王诗中还有大量描写“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苦况”之作品,这些“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唐才子传》)。王诗颇能寓精警凝练于平易浅显之中,故王安石评其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氏有诗集十卷。其传记资料见《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校笺》卷四。今人谭优学有《王建行年考》。
猜你喜欢的书
剧院情史
《剧院情史》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主人公马克苏多夫实际上便是布尔加科夫本人,独立剧院即莫斯科艺术剧院,而剧院领导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分明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化身。
天才雷普利
“雷普利系列”共五本,是黑色犯罪小说的颠峰之作。 在最著名的《天才雷普利》中,主人公汤姆·雷普利还是个出身平凡、生活也毫无值得炫耀之处的年轻人。他受到一个富商之托,到意大利去游说他放荡不羁的儿子迪基重回他的家乡美国。但是当雷普利一到那里,就深深地被迪基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和他美丽温柔的 女友迷住,最后这样的欲望竟扩张成想要将迪基取而代之,他缜密的心思、冷静的犯罪手法教人措手不及。就在雷普利陶醉于亲手打造的美梦中时,一次意外的巧合却害他露出了马脚,于是他开始引起警方的注意和调查…… 此后的四本续篇,雷普利继续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这个人物,是20世纪犯罪小说中最经典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和心理历程,不仅在类型小说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而且其文学价值对此后的小说,尤其是所谓黑色的“邪典小说”,影响深远。
财产·法律与政府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1801—1850),十九世纪法国的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作者坚持自由市场的基本原理,肯定自由贸易,对种种试图限制自由市场运转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书中还包括了巴斯夏对法律、博爱、公正、掠夺、贸易差额、社会主义等广泛内容的理解。这本文选是写给普通公众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地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的原理。
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长篇小说。“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尤素林是美国空军轰炸员,他所隶属的飞行大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意大利以南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这个地方实际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尤素林一直怀疑别人都在暗算他,企图置他于死地。他千方百计地保全自己的生命,时时刻刻想要逃离战争,一再要求遣送回国。他寄希望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又无法逃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束缚。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只要自己提出申请,皆可立即遣送回国。尤素林为此而称病装疯,以这个理由要求遣送回国。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任何人只要提出自己精神不正常,就证明他是精神正常的。因此尤素林永远不得以精神不正常为理由而被遣送回国。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完成三十二次飞行任务者,可以不再执行任务。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在停止执行任务之前,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不得违抗。而尤素林完成了规定的飞行次数以后,指挥官又命令给他不断增加任务,因此他就得永远执行飞行任务,直至被德军炮火打死。原来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不存在的,并没有写在什么文本上的。它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社会现象,而是“超现实”,代表一种任意捉弄和摧残人的乖戾的力量,象征着统治世界的残暴和专横,象征灭绝人性的官僚化体制,也可以说就是荒诞和疯狂世界里的人生法则。它荒谬悖理,因此显得滑稽可笑;但它又处处与人为敌,折磨人,压迫人,因此令人恐怖,使人觉得无法抗拒。赫勒通过这个非理性的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荒诞的人生状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暗喻着小人物走投无路的绝望的生活处境。他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把痛苦和不幸写成可笑的,而在那滑稽幽默的可笑声中响彻着一种令人震惊和可怕的东西,使读者更深刻地意识到现实的荒诞,思索自己的命运。
全上古三代文
《全上古三代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6卷。其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武经总要
中国宋代官方编修的军事著作。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北宋自澶渊之盟以来,武备日见废弛,在对夏战争中又屡遭失败。仁宗赵祯恐将帅“鲜古今之学”,遂于庆历三年(1043)十月,命曾公亮、丁度等同加编定,历时三年半成书。仁宗亲制序文冠于篇首,于庆历八年(1048)刊行。南宋绍定四年(1231)重刻,均不传。现有明弘治、正德间的复宋本及嘉靖本,清《四库全书》本以及明清抄本等多种。另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明刊本。该书“凡军旅之政,讨伐之事,经籍所载,史册所记,祖尚仁义,次以钤略,至若本朝戡乱边防御侮计谋方略,咸用概举”。该书共40卷。前集20卷,分制度15卷,边防5卷。前者重在论述选将料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水战火攻、武器装备等用兵作战的基本理论、制度和常识。后者介绍了边防各路州方位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关隘、军事要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