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

- 姓名:王亚南
- 别名:王渔邨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省黄岗县
- 出生日期:1901年10月14日
- 逝世日期:1969年11月13日
- 民族族群:
王亚南(1901年10月14日—1969年11月13日),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又名王渔邨。生于湖北省黄岗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家读私塾。1923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教育系,同时在中学兼课。1927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伐军中任政治教员。大革命失败后,结识郭大力,决定共同研究经济学。1929年东渡日本,在东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从事写作和翻译。“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在上海从事进步文化活动。1933年福建反蒋人民政府成立,曾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后遭通缉,取道香港赴德国和英国,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继续研究经济学。1935年经日本回国,在上海全力翻译《资本论》。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翌年到武汉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会委员,致力于抗日宣传活动。《资本论》三卷中文全译本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后,从此成为国内威望很高的经济学家。1940年到重庆,次年到广东,任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创办并主编《经济科学》杂志。1944年到福建永安,任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创办《社会科学》杂志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同年兼任厦门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土地问题等专题。1945年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应邀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1949年经香港到北京,不久即在清华大学任教。1950年被任命为厦门大学校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院前身)学部委员会常委。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教育工会主席、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956年曾率大学教育代表团访问印度。195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率中国教育专家组赴缅甸工作三个月。1958年后,全力从事高等学校经济学说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选辑工作。1969年底因患恶性肿瘤病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王亚南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共有著、译四十部,论文三百余篇。解放前除翻译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嘉图的《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以上均与郭大力合译)、高岛素之的《地租思想史》和乃特的《欧洲经济史》等名著外,主要著作还有《经济科学论丛》、《中国经济论丛》、《社会科学新论》、《中国经济原稿》(解放后增订重版改名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政治经济学史大纲》等。其中被称为中国式《资本论》的《中国经济原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译为日、俄等国文字。这部著作应用《资本论》的观点、方法及其体系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所作的第一个成功的尝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而且首先阐明了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畴和基本规律,以及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理论。解放后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问题》、《论当前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两种不同经济现象和市场问题》、《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资本论〉研究》和《政治经济学论文集》等。其中1954年出版的《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是他在四十年代提出的关于中国传统封建地主经济特征的总结和运用,它开创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学派,对国内外历史学界有重大影响,是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另外在教育思想上,如关于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如何办好综合大学,以及人才观和教学论等方面,都有一些卓越的见解。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书画入门
本书集结了三位文化大家——诸宗元、叶鋆生、陈师曾关于书法绘画的经典篇目。全书系统讲述了书学中书体、笔法、字之结体及运用、学书之次第,画学中画体、画法、用笔、设色等基础内容,并梳理了中国文字、书道及历史上一些中国画派的传承等知识,最后一章的“陈师曾讲中国绘画史”部分,则重点讲解了清代山水、花卉的派别,中国人物画的变迁等专题性文章。全书行文浅显,知识丰富且通俗易懂,是书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天道偶测
七十岁冬至患类中风病夜不能寐因思古人测天如覆盆如鸡卵似皆未确覆盆鸡卵则天包地外无地以载之矣乃天为一可转之物而日有常度则天为有形有体之物矣而乃无所附着乎无所附着则无边无际何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确有可测乎孔子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曰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天覆而高地载而卑其位罗列相陈而高贵卑贱也又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言天刚常动地柔常静也又曰干静专动直坤静翕动辟又曰干刚坤柔刚柔和摩
养生十三则阐微
气功功法。见《道藏续编》。作法:两手握固,闭目冥心;舌舐上腭,一意调心;神游水府,双擦两肾;心注(意想)尾闾,频耸两肩; 目视顶门,叩齿搅口;静运两目,频频咽气; 澄神摩肤,手攀两足;俯身鸣鼓,数息凝神;摆腰洒腿,两手托天;左右开弓,平心静气;无人无我,心如止水;
水性杨花·闺中鹄影
冯玉奇著。1948年上海大明书局出版。1948年6月上海文粹书局出版。闺中鹄影又名∶闺中艳影。本书是一部长篇言情小说。小明与芳卿本是恩爱夫妻,却被恶毒继母拆散,逼迫小明入赘富商杨家,被虐待致死。同时又要将芳卿卖与恶霸为妾,幸好被见义勇为的青年鲍伯鸣解救,得以脱身。杨家恶女花美害死小明后与表兄私奔至上海,又遭遗弃,自杀身亡,其表兄也因作恶多端最终横死街头。整个故事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充满了对善的呼唤,对恶的鄙夷,以动人的笔法将世间至情至性跃然纸上。
阿剌伯海的女神
短篇小说集。徐訏著。收散文6篇,小说1篇。
中国哲学研究
王国维著。王国维对于现代中国哲学学科建构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通过对于康德和叔本华哲学的介绍,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观,认为哲学是追求真理的学问。同时他还对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做出了分析,并试图西方哲学的范式来整理中国哲学的资料,对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王国维认为理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理即“理由”:就自然界说,一切事物必有所以存在之故,即理由;就人的知识说,一切命题必有其论据、亦即理由,所以充足理由律为“世界普遍之法则”与“知力普遍之形式”。狭义的理即“理性”,就是“吾人构造概念及定概念间之关系之作用,而知力之一种也”。王国维根据康德、叔本华的观点,以为理由、理性都是“主观上之物”,并无客观的意义。但是“朱子之所谓理与希腊斯多噶派之所谓理,皆预想一客观的理存于生天生地生人之前,而吾心之理不过其一部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