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庆

- 姓名:王崇庆
- 别名:字德征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代开州(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1484
- 逝世日期:1565
- 民族族群:
王崇庆(1484-1565),字德征。明代开州(今属四川)人。正德三年(1508年) 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建言获罪,下锦衣卫狱,谪广东肇庆府寿康驿丞,历沁州推官、登州同知,累迁山西按察使。嘉靖八年(1529年),任河南按察使,寻改辽东苑马卿。官至南京吏部、礼部尚书。有《周易议卦》《五经心义》《海樵子》《山海经释义》等。1543年任陕西行太仆寺卿驻平凉。陪官宦多游崆峒山。留存《同游崆峒》等诗文。《友竹将军邀游崆峒山呈诸君子四首》其二:碧水丹崖路,却疑入洞天。但知传酒食,安敢问神仙。济世惭无术,忘机已有年。高情多地主,不觉是流连。其四有句曰:行乐真是谁,知音更可怜。白云与流水,信尔自年年。
据王氏墓碑载:崇庆一生举止稳重博雅,为官廉洁清正,著述颇多,堪称忠孝礼贤,崇庆孝敬父母,凡其在家期间,不论公务再忙,坚持每天向父母请安,问寒问暖,父母外出、回归,他都要跪着送迎,可谓忠孝两全。
王崇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卡斯特桥市长
英国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小说体系”中的一部,发表于1886年。作品讲述主人公亨查德原是个打草工,因醉酒将妻女出卖。事后追悔莫及,从此滴酒不沾,发奋致富,二十年后当上了卡斯特桥市长,后来妻女回到了他的身边,但灾难也接踵而至。由于他的刚愎、偏执,与原来的合伙人闹翻,并在竞争中陷于破产,当年出卖妻女的丑闻也张扬出去以至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在一所小屋里凄惨地死去。作者通过这一悲剧性的描写,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词品
明杨慎著。6卷。杨慎字用修, 号升庵, 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以“大礼”之议触犯朝廷,遣戍云南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卒于云南,年72。《明史》有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后人辑其诗文为《升庵集》。《词品》论说填词,穷本溯源,直至梁陈隋六朝,为前人所未及。他在《词品》的序文中说:“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 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辞之体已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辞《瑞鹧鸪》也。七言律之仄韵,即填辞之《玉楼春》也。若韦应物之《三台曲》、《调笑令》,刘禹锡之《竹枝辞》、《浪淘沙》,新声迭出。孟蜀之《花间》、南唐之《兰畹》,则其体大备矣。岂非共源同工乎!”该书对两宋词人及其作品介绍论述较多,金、元、明人亦及之。对诗词文体关系,亦时有评论,如在说到梁简文帝《春情曲》时说:“此诗似七言律……唐律之祖。而唐词《瑞鹧鸪》格韵似之。”如在评论王筠《楚妃吟》时说:“大率六朝人诗风华情致,若作长短句,即是词也。……予论填词必溯六朝,亦昔人穷探黄河源之意也。”
开悟之旅
以开悟为主要目标,综述公案的参究。在铃木大拙看来,公案参究是一种求悟的手段,是现代禅修的要件,更是禅学能够延伸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铃木大拙在书中重点论述了公案参究与禅悟、念佛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案参究对禅悟的促进作用等。铃木大拙对于禅悟的见解,是对参禅者进行的透彻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
禅门诸祖师偈颂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龟鉴、志公药方、仁宗皇帝赞僧、勉佛果行脚、真性颂等,计八十余项古德垂诫、宗乘偈颂。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一卷,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奸之而不能,遂与奸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为说其因缘者。
咒小儿经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