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南巡日录

作者:陆深
圣驾南巡日录

明陆深撰。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卒谥文裕,事迹具《明史·文苑传》。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幸承天,相度显陵。深时官学士,命掌行在翰林院印扈行。是编乃纪其往返程顿,自二月癸丑至四月壬子,凡六十日之事。《南巡日录》中载有《永乐后内阁诸老历官年月》一篇,乃得之於孙元者。深最留心史学,故随所见而录之云。

猜你喜欢的书

三毛钱歌剧

三毛钱歌剧

《三毛钱歌剧》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28年创作的作品,它为布莱希特和作曲家库尔特·魏尔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也是1901年至2000年上演率最高的音乐戏剧,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三毛钱歌剧》是由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词、库尔特·韦尔作曲、,它取材自1721年英国人约翰·盖伊的剧作《乞丐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二十年代伦敦的故事。强盗头子麦基和乞丐王女儿波丽秘密结婚了,把女儿视为资本的乞丐王皮彻姆认为自己蒙受了巨大损失,他向警察局检举了罪行累累的麦基,警察局长布劳恩和麦基有着特殊的友情,他通知麦基逃跑。麦基和波丽告别后,来到妓院,一个妓女被皮彻姆妻子收买,麦基被捕入狱。布劳恩女儿帮助麦基越狱后,皮彻姆以准备在女王举行加冕典礼时举行乞丐游行,继续向布劳恩施加压力,无奈的布劳恩只得又一次拘捕麦基归案,而这一次,麦基再也无力解救自己。1931年、1963年该剧曾两度被搬上大银幕。

罗隐集

罗隐集

诗文别集。唐罗隐撰。据《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载,罗隐著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等。均早亡佚。此集系今人雍文华校辑本,由《甲乙集》、《谗书》、《广陵妖乱志》、《两同书》、《杂著》、《附录》等六部分组成。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出版。

仁端录

仁端录

十六卷。明徐谦(生卒年不详)撰。陈葵删定。又名《仁端录痘疹》。徐谦字仲光,号澄观,嘉兴 (今属浙江)人。陈葵字尽夫,武水(今属山东)人。此书专论痘病诸法。徐氏认为治痘应分明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因证施治。关于痘疮之证,自古以来论说不详,唯董汲偶有涉及,然其书不传。而痘疹之病自元明以来为人之通病,而著方立论者自元明以后始详。其观点有以固元气为主者,认为元气既盛,自能驱除毒气;以攻毒气为主者,认为毒气既解,始可保元气无恙。于是治痘形成两家,攻、补异途,寒、温殊用,各执门户之见。此书认为不可偏执于攻或补之法,应灵活变通,审证施疗。于是推原本始,备载治验,持两家之平,而撰此书,后又经弟子陈葵删定。约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书中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证、方药、药性、痘疹歌赋及杂说等。备明实用。有清初抄本,《四库全书》本及影印本。

牛郎织女传

牛郎织女传

全名《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白话小说。明朱名世编。四卷不分回。描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小说据民间传说繁衍而成。叙金童与天孙织女互相爱慕。玉帝得知要斩金童,太上老君保奏金童下凡,托生到牛员外家为次子,名牛金郎。令天孙织女到云锦宫织锦。金郎年幼父母去世,常受嫂嫂马氏毒打折磨。太白金星奏知玉帝,准命牛金星下凡为牛陪伴金郎。牛能言,祸事皆赖以告知,使金郎躲过灾难。金郎依牛言和兄嫂分家,十三岁升天,在天河遇见织女,二人倾诉旧情,玉帝赐二人成婚。他们婚后只恋夫妻之情,忘却天职,玉帝大怒,擒拿后欲斩。后又改令金童在河西天将行宫内,织女在河东云锦宫工织,二人不得相会。由于太白金星请太上老君讲情,方允逢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存明万历书林余成章刊本,上图下文,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上海大观书局石印本题书名为“新编神怪小说牛郎织女”,十二回。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一卷,宋法天译。佛在兜率天说二咒,闻者不生魔界,速证菩提。

维摩经略疏

维摩经略疏

凡十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8~597)说,唐代湛然(711~782)整理。又称维摩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将智顗之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删略成十卷,而二书并行于唐末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