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

作者:佚名
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李昪(1831年—1864年),即朝鲜哲宗(조선 철종),朝鲜王朝第25代君主(1849年—1864年在位)。字道升,号大勇斋,曾用名李元范,是朝鲜英祖李昑的玄孙,全溪大院君李㼅之子。李昪早年流落江华岛,生活落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朝鲜宪宗去世后,在纯元王后金氏的指定下,以王室旁支身份入嗣朝鲜纯祖大统,继承王位。在位期间,安东金氏专权,国政昏暗,虽然没有出现大动荡的局面,但朝鲜内外部的危机在他在位时急速积聚,整个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864年1月16日)去世。时年33岁。庙号哲宗,谥号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清朝赐谥“忠敬”),葬于睿陵。他没有子嗣,由另一王族旁支李熙继承王位,是为朝鲜高宗。大韩帝国建立后朝鲜纯宗追尊李昪为哲宗章皇帝。

猜你喜欢的书

闻见近录

闻见近录

1卷。北宋王巩撰。是书记东都旧闻,凡104条。上起后周世宗,下迄宋神宗,其中记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尤多,有关大臣进退、典故沿革等多史传所未详,可资参证。原本单独行世,隆兴元年(1163)王巩后世将其与《甲申杂记》、《随手杂录》合为一帙。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七篇,今《正统道藏》本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开篇为《太帝招魂众文》,概述修炼《金阳索经》胎息之道,以及存神、服符之法。其次载「上清石景之符」十八枚、「太帝招魂符」一枚。符文皆用于佩带或服食,经中详述其佩带服食方法。据称依法修行,可致「策龙步玄,举形阶渐矣」。卷末附按语,略述《石景金阳素经》之来历,称此经为《太微黄书》八卷之一,真人昔于赤城山中传授许远游(东晋道士许迈)。此按语应为南北朝道士所作。

周易象义

周易象义

元丁易东撰。十六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据《易》象以明义,故名曰《象义》。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为本体、互体、卦变、正应、动爻、变卦、伏卦、互对、反对、比爻、原画、纳甲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于前人旧说,大抵以李鼎祚《周易集解》、朱震《汉上易传》为宗,而又谓李失之泥、朱伤于巧。故不主一家。如卦变之说,则取邵子、朱子;变卦之说,则取沈该、都絜;筮占之说,则取朱子、蔡渊、冯椅。远绍旁搜,要归于变动不居之旨,亦言象者所当考也。诸家著录,多作十卷;惟朱睦㮮《授经图》作《易传》十一卷,焦竑《经籍志》作《易传》十四卷。考易东所著,别无《易传》之名,盖即此编。朱氏并其《论例》一卷数之,为十一卷;焦氏又并其《大衍索隐》三卷数之,遂为十四卷耳。朱彝尊《经义考》作十卷,注曰:‘存’。然世所传本残阙特甚,仅存十之二、三,又非彝尊之所见。惟散见《永乐大典》中者排比其文,仅阙《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及《晋》卦之后四爻,余皆完具。与残本互相参补,遂还旧观。以篇页颇繁,谨析为一十六卷,以便循览。原本附有《大衍策数》诸图,多已见《大衍索隐》中,今不复录。其《论例》一卷,自述撰述之旨颇备,今仍录以弁首焉。”按,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瞿镛藏有宋刻残本,《四库》本所阙《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象传》注及《系辞上》‘彖也者,言乎其失得’至‘各指其所也’之注,宋本皆全。瞿氏录其文入《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好事者若刻此书,可据以补入。惟《四库》本《豫》、《随》、《无妄》经注之阙也,瞿氏宋本亦阙,则终无可考焉。”又按,北京图书馆今藏此书元刻本,题《周易象义》十二卷,有清季锡畴校语,可资参考。

华盛顿

华盛顿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华盛顿》孙毓修著。华盛顿,美国政治家、军事家和首任总统(1789—1797)。享有美国“国父”之誉。生于弗吉尼亚威斯特摩兰。少年时代在弗吉尼亚的农场度过。曾从事土地测量员工作。1751年起掌管维农山庄。1755年受命为弗吉尼亚地方军指挥官,参加7年战争。1758年辞去军职转而从政。1774和1775年当选第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于1775年6月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自此开始率兵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经过特伦顿、普林斯顿、瓦利福奇和约克镇等战役,最终击败英军。1787年主持制订了美国宪法。1789年初当选总统,1793年连任,至1797年卸任这8年中,工作有条不紊,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记载咸丰四年的四川之行,反映了当时中国西北及南方一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

常语笔存

常语笔存

一卷。清代汤斌(1626—1687)撰。作者学说源于清代学者孙奇逢,介于朱陆二派之间。此书共有二十多条目,均是作者关于“存心”、“养性”、“稽古”、“敬身”等方面的心得。“常语”意为常用通行之言论。书后附有作者之子汤傅作的跋语,此书收在《汤子遗书》内。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