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秦汉
作者:黎东方
本书以讲史形式讲述了从“秦立国-变法-灭六国”到“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涉及的主要政治人物有战国四君子、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以及大家熟知的孙刘曹三家等。 本书叙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垓下之战、吴楚七国之乱、王莽新政等。“细说体”可谓是黎东方独创的讲史形式,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让读者以看《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研读《三国志》的效果,现已出五种“细说”且广受读者好评。如今已一次将从秦汉至民国的中国历史全部补齐,九册整套推出,可以预见,社会反响会更大。 该书语言风格鲜明,以近乎百姓的视角审视这段近千年的历史,这实实在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就像对待朋友一样侃侃而论,使人舒畅愉悦。
章节列表
升序↑- 一 秦汉以前
- 二 秦的来源
- 三 从非子到穆公
- 四 穆公图霸
- 五 孝公变法
- 六 用文化眼光看商秧
- 七 惠文称王
- 八 昭襄王削弱魏韩赵楚
- 九 台从攻秦
- 一〇 孟尝君
- 一一 平原君
- 一二 信陵君
- 一三 春申君
- 一四 长平之战
- 一五 吕不韦
- 一六 秦始皇的神秘身世
- 一七 薪年宫事变
- 一八 六王毕,四海一
- 一九 千古一帝
- 二〇 中国政治的新秩序
- 二一 焚书坑懦
- 二二 以吏为师
- 二三 沙丘政变
- 二四 秦二世的暴政
- 二五 指鹿为马
- 二六 李斯的悲剧
- 二七 秦政的“德治”包装
- 二八 秦汉之际大变局
- 二九 陈王奋起
- 三〇 项羽在巨鹿大显威风
- 三一 先入关者王之
- 三二 刘项争雄
- 三三 鸿沟分界
- 三四 核下决战
- 三五 汉高祖
- 三六 白登的耻辱
- 三七 功臣一个个死掉
- 三八 吕后的故事
- 三九 文景之治
- 四〇 洛阳才子贾谊
- 四一 为富安天下
- 四二 游戏结了死仇
- 四三 清君侧
- 四四 平了七国之乱
- 四四 平了七国之乱
- 四五 唐姬误会
- 四六 汉武帝了不得
- 四七 东方朔的政治幽默
- 四八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 四九 司马迁和《史记》
- 五〇 戾太子刘据
- 五一 轮台诏
- 五二 懦生的地位上升了
- 五三 天马西来
- 五四 昭宣时代的中兴
- 五五 元帝以后就不行了
- 五六 老太太当家
- 五七 王莽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 五八 农民暴动
- 五九 烂羊头,关内侯
- 六〇 红眉毛的大军
- 六一 光武帝不该打小算盘
- 六二 班超十分英雄
- 六三 甘英遗憾
- 六四 短命的皇帝一串
- 六五 外戚与宦官之争
- 六六 班固和《汉书》
- 六七 新兴的田庄经济
- 六八 东汉“土围子”
- 六九 太学的“学潮”
- 七〇 党人的光荣
- 七一 政坛“铜臭”
- 七二 汉末民间秘密宗教
- 七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七四 大灾荒和流民运动
- 七五 江南得到了开发
- 七六 把董卓引进来了
- 七七 袁绍发难
- 七八 几个未曾加盟的人
- 七九 孙坚有点傻劲
- 八〇 董卓之死
- 八一 也有人替董卓报仇
- 八二 吕布穷无所归
- 八三 偷曹操的克州
- 八四 被曹操赶走
- 八五 又偷刘备的徐州
- 八六 死在白门楼下
- 八七 董承是干什么的
- 八八 袁术做了一场皇帝梦
- 八九 刘备被曹操打败
- 九〇 袁绍也被曹操打败
- 九一 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外甥都被曹操解决
- 九二 连辽西乌桓也入于曹操掌握
- 九三 刘表被曹操吓死
- 九四 年轻的孙权竟想抵抗
- 九五 赤壁之战
- 九六 周瑜死得可惜
- 九七 三分天下
- 九八 夷陵战役
- 九九 诸葛亮的神话
猜你喜欢的书
月界旅行
署美国查理士・培伦著,周树人译。中国教育普及社译印,东京进化社1903年发行,封面题“科学小说月界旅行”。上海昌明公司同年另行出版。著者实际上是法国的Jules Verne(1828~1905),今译为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自由精神贯穿其一生。他创作了一系列颇为流行的融科学与冒险于一体的科幻小说,最成功的有《地心游记》《海底二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是晚清最受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清末民初,其小说作品有10余种被译为汉语。汉译者是周树人(鲁迅),他根据日本井上勤的日译本重译。晚清兴起一股浓厚的科学思潮,科学小说的译介就是这种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留日学生的周树人,最早译介科学小说。首译的是凡尔纳的《海底旅行》,此外还有《地底旅行》。他积极提倡科学,破除迷信,输入文明,赞同群治。其《<月界旅行>辨言》云:“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故掇取学理,去庄而谐,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他译介的科学小说十分流行,以至于产生盗版。
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实秋的散文清新隽永,篇幅虽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其散文集《雅舍小品》更是在中国大陆倍受推崇。在他所写的诸多作品中,他用风趣幽默的笔法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如下棋、散步、理发等日常琐事娓娓道来,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短文,《人间有味是清欢》按照生活感悟、人生闲情、怀人忆旧等主题精选了他的作品,让青年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大师的智慧与胸怀。
释名
中国训诂书。著者刘熙,字成国,东汉北海(郡治在今山东潍坊西南)人。体例仿《尔雅》,而用音训,以音同音近的字来释义,推究事物命名由来。本书清代有毕沅《释名疏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等。全书8卷、27篇,如卷1: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卷2:释州国、释形体。卷3: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等。本书所释名物典礼计1502,可见当时名物典礼之大概。顾千里《顾名略例》分析其条例有10,不外本字、易字二例,如“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以上释上,此本字之例。如“天,显也,在上高显也。”以显释天,此易字之例也。近人杨树达《释名新略例》分析其体例为同音、双声、叠韵3例;又细分为“以本字为训,以同音字为训,以同音符字为训”等9例。如以同音字为训:“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释天)以双声字为训:“公,广也。可广施也。”(释言语)以叠韵字为训:礼,体也。得其事体也。”(释典艺)本书研究方法为声训释义,主要方式计有:用方言转变来解释,如:《释水》“兖州人谓泽之掌”之类。用音义递诂方法,如:《释典艺》“雅,义也;义,正也”之类。用同义譬况方式,如:《释状帐》“幄,屋也。形如屋也”之类。等等。声训古已有之,如“政者,正也”。本书继承发展,探求义类和声符关系,为汉代语言研究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世“以声求义”有启发作用。但失之过宽,任意作解,则不科学。
糊涂世界
谴责小说,十二卷十二回。茧叟(吴趼人)著。原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世界繁华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上海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六册。前有茂苑惜秋生序。《糊涂世界》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同一类型的谴责小说,但它没有更多涉笔于社会三教九流的各个方面,而是集中写官场的“糊涂”。此“糊涂”,非恒言之“不清楚”,乃一蹋糊涂、乌烟瘴气之谓也。全书由许多独立的短篇连缀而成,借这些故事暴露晚清官场的种种黑幕。其中有的揭露官场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的劣迹,如写李才雄为保住官位花了1000两银子去买通巡抚大人。
佛说阿弥陀经义蕴
李炳南撰,经皆佛说。人咸知之。兹复冠是二字。不以赘乎。然诸经虽云佛说。只是总相。其中之言。实括数种。如启请语。质疑语。毁谤语。苦恼语。欢喜赞叹语。承受拥护语等。类多菩萨声缘。天龙八部。人鬼等众之所发。此则除经家例语外。从始澈终。全为佛语。味犹水中乳素。酥中醍醐。精似矿提纯金。璞剖美玉。声出金口。句集真言。统体圣教。毫无夹杂。题曰佛说。标其异余经也。既如是矣。一句莫非圆音。一字亦属密藏。尝闻赞叹他经。曾曰持四句偈。胜施七宝。吾亦曰受持此经。乃至一句。功德广大。已逾恒沙。盖牟尼璎珞。散置地上。随意俯拾。皆是珠王也。他经正宗分。佛语开端者。亦标佛说。只是体例。岂若此经贯串一如耳。
肇论疏科
肇论疏科,一卷,宋遵式排定,前有序科,晓月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