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纪事
作者:史册史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的父亲把一套闲置的实验室改成“密室”,安妮一家在密室中生活了两年,直到遭人举报,才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表现了寂寞苦闷的精神生活和对现实的恐惧,对战争的痛恨。她写道:“小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已经不见踪影。女人买东西回家,家已经被查封,家人都消失了。”揭露了纳粹分子的残忍和毫无人性的残暴行径,她祈求和平与安详重新回来,并坚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这些理想。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井观琐言
明代笔记。3卷。郑瑗撰。郑瑗字仲璧,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至南京礼部郎中。该笔记在考证上尚有可取之处,恰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其书大抵皆考辨故实,品骘古今,颇能有所发明。如论王柏改经之非,斥《纲目》发明书法考异之曲说,辨李匡又《资暇集》解律令之误,驳史伯璿《管窥外编》言天地之自相抵牾,又摘胡三省《通鉴注》所未备。又引《宋书·柳元景传》,证魏崔浩因有异图被诛,特假史事为名,所论亦有根据。在明人说部中,尚称典核。”不过,他论文较为保守。文中竟这样贬低司马迁《史记》:“《左传》法度森严,辞气古雅而整暇不迫,马迁才豪,故叙事无伦理,又杂以俚语,不可为训。”说明他不懂文章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此外,他对明初诸家散文的评述,虽不尽妥当,但也可供治明代散文发展者参考。该笔记有《四库全书》本。
祛疑说
一卷,宋储泳撰。储泳学问渊博,儒佛道无所不通,尤精于术数。早年笃好术数,后尽知其情伪,因作此篇以辩之,故曰《祛疑说》。全书分条记事,一事一记,共分易占说、辨脉、辨针、墨说、行持是正心诚意之学、符印吮诀不灵、吮水自沸、叱剑斩鬼、吮枣烟起、烧香召雷神、钱入水即化、请封书仙、呼鹤自至、呼鼠祛蚊、覆射、知术、邪正、鬼神之理、阳神阴灵之说、天道不远说、神象所以灵、阴阳家多拘忌、辨身壬法、赤口煞、驿马是先天三合数等。有《百川学海》《说郛》《学津讨原》《青照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诸本。另题《祛疑说纂》,一卷,有《说郛》(商务)《辞海》本。其中对玄道多所阐释,《叱剑斩鬼》《鬼神之理》,用阴阳五行之说解释鬼神,以鬼神为阴,即有鬼神论。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俞陛云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唐至宋词总集。此编为其73岁寓北京时所为,曾分别以《唐词选释》、《五代词选释》、《南唐二主词选释》、《宋词选释》为题,先后发表于《同声》杂志(1940)年。1985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合为一册。所选唐词,始于李白,终于无名氏,共23家、词60首;五代词,始于李存勖,终于无名氏,共15家,词183首。宋词,始于陈亚,终于胡浩然,共72家、词666首。全书共得词人120家、词909首。其《唐词选释叙》云:“余为便于初学计,取唐贤之词,循其文而申其意”。《五代词选释叙》云:“择百余调,加以笺释,以申其义而畅其趣。俾初习词者,审其经途,以渐窥其堂奥焉。”是其书为初学词者所设,所以便之者有三:其一,每首词后,必勾玄提要,明其主旨,贯通全意;其二,或引前人品藻语或引本事、词话,以明其词之背景;其三,或作诠释,间有考证。此三者,即编者所言“笺释”之意。
中国历史讲话
本书创作于抗战时期,旨在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探讨,为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日提供理论与历史依据。第一编“种族推原”试图证明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五族同源;第二编“修中国通史议”分别对中国上古、中古、近古、近现代史进行通论,均透露了作者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学术史观;第三编“中国历史纲要”系统简明地论述了从唐虞至明清的历史要点。1938年春,熊十力“避寇入川”,因感于“国家艰危,民族忧患,莫甚于今日”,而“发扬民族精神,莫切于史”,遂“为谈计二星期。理其记录,差可一卷”,命名为《中国历史讲话》,同年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出版。本书探讨种族、通史等问题,意在促进各民族团结抗战,“一心一力,共守固业”。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亦名《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南宋刘时举撰。15卷。记高宗建炎元年(1127)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间四朝史事。文辞简约,条理明晰,系年有考据,载事有本末。于政治得失,国势安危,尤为详悉。虽于事实间有脱遗,然褒贬公允,较少门户之见。书约成于理宗朝。书中所附议论,低一字以示区别,乃元代刊书者增入,已非其旧。有元刊本及《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