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市货声
作者:蔡省吾
一作《一岁货声》。 清·闲园鞠农(蔡省吾)编,凡一卷,载张江裁编《京津风土丛书》,双肇楼1938年出版。本书辑录清末北京市井的各种招徕市声。卷首有光绪丙午(1906年)的“自序”;全书依元旦、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日、腊月、除夕、通年、不时等岁时,及商贩、工艺、铺肆等共为18辑,将各种招徕市声分别辑录,既录招徕器乐,亦录吆喝说唱叫卖之辞,并间及招幌。本篇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清末民初北京地区市井招徕市声,是考察研究本地当时市井风情的珍贵写实文献。周作人《夜读抄·一岁货声》评论道:“我读这本小书,深深的感到北京生活的风趣,因为这是平民生活所以当然没有什么富丽,但是却也不寒伧,自有其一种丰厚温润的空气,只可怕现在的北平民穷财尽,即使不变成边塞也已经不能保存这书中的盛况了。”“此书因系传抄本,故颇多错误,下半注解亦似稍略,且时代变迁虑其间更不少异同,倘得有熟悉北京社会今昔情形如于君闲人者为之订补,刊印行世,不特存录一方风物可以作志乘之一部分,抑亦间接有益于艺文,当不在刘同人之《景物略》下也。”
蔡省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素履子
素履子,唐人张弧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书分十四篇,依次为履道、履德、履忠、履孝、履仁、履义、履智、履信、履礼、履乐、履富贵、履贫贱、履平、履危。作者自序曰:「夫《素履子》者,取《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以纯素为本,以履行为先;虽衣布素,须履先王之政教」。故此书大旨以抱朴守素,践履忠孝仁义等儒家伦理为主。《四库提要》称赞其书词义平近,「要皆本圣贤垂训之旨,而归之于正,盖亦儒家者流也」。
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撰。成书于1144年。全书14.1万字。书分10卷,22篇。该书以王叔和撰次的《伤寒论》为蓝本,从辨脉法始,至辨发汗吐下后终,逐条注释,故名曰《注解伤寒论》。其注释有这样一些特点:①以经注论,以论证经。成氏根据《伤寒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语,以客观朴实的态度,始终运用《内经》、《难经》理论去注解《伤寒论》条文方法,以求尽可能地反映著作者原意,这便是“以经注论”;另一方面,这种注释也正好从临床角度证明了《内经》等书基础理论的合理性,这便是“以论证经”。②辨证明理,鉴别异同。正如严器之所说:“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别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这一特点在他的《伤寒明理论》中得到更充分的反映。③方药解释,注重性味。他对每一首方、每一味药的注释都是以《内经》性味学说为依据。不过,成氏对《神农本草经》未作充分联系。④朴实无华,简约扼要。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随文顺释,有自相矛盾之处。此书未及问世,成氏却巳逝世。后来士大夫张孝忠于绍兴庚戌(1190年)重获此书,传于医者王光庭家,亟为梓版,乃得流传。此书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等版本;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印行。现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元初刻本(附《图解运气钤》一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步月楼梓行《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单行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文津阁本)、清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贵文堂重刻本等版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等藏有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信元堂刊本、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常郡双白燕堂陆氏刊本、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涵芬楼据明嘉靖汪济川本影印四部丛刊本等版本。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又名《玄门大论》或《道门大论》。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之际。据《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原书有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一卷,收入太平部。残本内容系阐释道教十二部经典之名义,分为二十小节。前六节总释十二部名义要旨,第七至十八节分释十二部之义,最后两节复述道教三乘(三洞)真经各有十二部之义。全书行文体例类似南朝宋文明《通门论》,皆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逐字逐句详为阐释。其说对后世颇有影响。《三洞珠囊》、《云笈七签》等书均大段摘引本书。唐道士孟安排亦节取本书要旨而撰《道教义枢》十卷。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上道君述五戒,劝人礼拜十方救苦天尊。又述诸神考校罪福,人随业转生。劝人临终忏悔积功,请道士为之送终。
文明小史
章回小说。近代李伯元著。六十回。内容广泛反映维新运动时期之社会状况,从下层群众到豪绅官僚,从维新党到守旧党,从内政到外交,无不涉及。清廷官吏,昏庸腐朽,对于洋人百般逢迎。知府傅彦登,定了一条法规:“得罪了外国,都要重办。”书铺商人王毓生,捐资办学,被自称维新派的日本留学生悔生拐骗了三百两银子。饶鸿生赴美国、日本大玩一通,用掉二万两银子,一无所获。秦凤梧购买机器遇骗局,花光了公款。施风光以一千两银子,“运动”了一个洋务局会办。黄世昌将自己妻子送给制台大人两天两夜,进行“按摩”,弄到了一个银圆局提调的美差。朝廷提倡“立宪”,派平正出洋考察,表面一清如水,却暗中收受稀世之珍。写出了晚清官场的“群丑”图,表现了作者的改良主义思想,但对义和团运动有偏见。光绪二十九年(1903)《绣像小说》创刊号开始连载,至第五十六期刊完。光绪三十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1955年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先后重版印行。
梧桐影
清人作之世情小说。题《寻私觅趋(趣)梧桐影》,亦题《新编梧桐影词话》,又题《新编觉世梧桐影》,十二回。未署撰者。刊本仅存啸花轩藏板本,由此可知是系清初作品,另有几种抄本。首卷议论性色二字。第二回叙和尚普占因强占叶心安之妻花氏被斩。自第四回起入正文,叙当时广为流传的三拙和尚和小官王子嘉事。三拙和尚与王子嘉专事奸淫,他们或同与某一贵夫人伙宿,或各行其事,淫秽无度。后经李御史私访,审明判决,处以死刑,人心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