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杂记
作者:王琼王琼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在受苦的地方绽放
有不少人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自己比别人受了更多的苦:觉得自己读错了专业,苦;觉得自己正在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苦;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喜欢的地方,苦;……,可是他们越抱怨,自己的境遇反而越没有改变。因为他们从心底里不想在一个地方长期耕耘,遇到一点苦难就想放弃,想逃走,想着生活在别处。 铃木大拙说:“世上所有走上成功的人,都要经过一番勇敢奋斗,要经过苦痛的剧烈挣扎。谁能在伤心落泪的时候坚持下来,谁的路便能走得更远。” 如果你肯安住当下,接受现实,不抱怨不放弃,如果你能领受生活给你的一切,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积极努力——展露一个微笑,读一本新书,培养一个新的习惯,认真地将工作干到出色……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能够绽放!
雅堂文集
近代文集。4卷。连横著。初版本未见。1964年12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编印。该集成稿于清末民初。共收文104篇。其中卷1收论说18篇、序跋31篇。卷2收传状12篇、墓志6篇、杂记17篇、哀祭7篇、书启7篇。卷3收笔记4篇。卷4收笔记2篇。其论说文几乎全是考证、诠释、论辩性的文章,学术性很强。序跋、传状、杂记文记叙生动,感情真挚,文学色彩甚为浓厚。笔记文大都记载台湾风土民情及历史掌故,颇具台湾地方文献价值。据其子连震东所藏《雅堂文集》抄本及其他若干手稿整理而成。有1987年台湾大通书局印行《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收入第八辑。另《雅堂先生文集》、《雅堂先生余集》,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本。
东城杂记
清厉鹗(1692—1752)撰。二卷。鹗有《樊榭山房集》已著录。作者居东园三十余年,喜搜旧闻遗事,多参古籍,常与宾朋闲谈,成是书。凡九十五条,四万七千字,约成书于嘉庆间。内容专记杭州东城历代名人轶事、名胜古迹、土物风俗的来历,偶亦涉及诗、文、题咏。杭州城东地曰东园,为宋故地,厉氏家于此。为考里中旧闻,于雍正六年(1728)撰成此书,约三万字。上卷记永寿寺、富景园、剑石铭,贯休十六罗汉始末等四十六条。下卷记云泉题咏序、回龙桥、莲居等四十九条。叙事略古详今。
人生不过如此
梁实秋著。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一书,是梁实秋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集。梁实秋先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晚年,他从北京到西南,再到台湾,辗转;去过欧洲和美国,跋涉。体验过酸甜苦辣百味人生,耳闻目睹身经世态万象。这是梁实秋先生人生中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履迹,也是这有常无常、有涯无涯人生际遇变迁。 看梁实秋的人生,体会“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的人生美学,愿我们大家也能够不计较真与伪,得与失,贵与贱,富与贫,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甲乙集
诗集。唐人罗隐(833—909)撰。十卷,补遗一卷。隐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登(今浙江桐庐)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屡试不第,更名“隐”。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著作颇多。此集所收,俱五七言诗。由于作者生活穷困,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故于冷静观察之中对社会多有深刻认识。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音调悠扬。写个人哀世感伤,亦真切动人。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四部丛刊》影宋刻本。
隆平纪事
二卷。明史册撰。隆平为明代苏州府别称。是书上卷记张士诚事迹,下卷记张士诚起事时义社十八人,张士诚三兄弟及其它忠烈志士,以及他们为张吴政权浴血奋战之事。还记叙了吴政权雅好文士,开宏文、宾贤两馆,又筑景贤楼,为据贤之所,并给予丰厚待遇和极高礼遇,故吴中才士和四方文学名流纷纷投附。书后附节烈妇女和灾异杂事。有传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