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晋阳秋
作者:檀道鸾
南朝宋檀道鸾撰。二十卷。编年体。记述东晋史事。已佚。清黄奭有辑本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汤球有辑本二卷,收入《广雅书局丛书》。《南史·檀超传》:超叔父道鸾字万安,国子博士,永嘉太守。有文学,撰《续晋阳秋》二十卷。《史通·杂说篇中》王、檀著书,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褚先生之此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者矣。又刘遗民、曹缵,皆于檀氏《春秋》有传,至于今《晋书》,则了无其名(按道鸾编年书不宜言有传,刘遗民即刘坖之,今《晋书》列隐逸传,《史通》误也)。《隋书·经籍志》:《续晋阳秋》二十卷,宋永嘉太守檀道鸾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世说·德行篇》注陈仲弓造荀淑,大史奏德星聚事在炎汉,而称道鸾《晋史》,未详其义。《开元占经》所引,则皆日蚀星移之征。《旧唐志》作《注晋阳春秋》,“注”当作“续”,“春”字误增。《新志》作《晋阳秋》,脱“续”字,卷同。
檀道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游记
《中国游记》是日本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之托,于1921年游历中国后写作的多体裁游记。书中语言可读性强,又富于变化,口语和文言夹杂,变幻多姿;体裁涵盖剧本、书信、对话、手记等多种文体,虚实掺杂,叫人读来颇觉新鲜。芥川龙之介这种别出机杼、不肯落他人窠臼的写作风格,使这本游记较少呆板的平铺直叙、风物描摹,而更多以文艺的、甚至漫画的笔法,表现中国见闻在他敏感的心中所引发的情绪和思考。著名译者施小炜经过长时间精心而传神的翻译,充分再现了原著风格,将芥川龙之介语言、体材上的变化,完美展现在译文之中。除了文学价值外,本书还保留了芥川龙之介拜访章炳麟、郑孝胥、辜鸿铭等名人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七真所说,内载六组二十一枚灵符。据称佩服灵符,可杀鬼灭魔,治病消灾。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南宋白玉蟾、兰元白传授,孟煦编集。约成书于嘉定年间(1208-1224)。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原书卷首有宝庆乙酉(1225年)盂煦所作《传》文,称此书上卷名《金华冲碧丹经》。乃白玉蟾传授弟子彭耜,后盂煦于嘉定戊寅(1218年)游福州时得之于彭耜。盂煦又于嘉定庚辰(1220年)游白鹤洞天,遇兰元白老人授以九转金丹秘要,编成本书下卷。书中言外丹黄自法术。上卷仅概述「探铅结胎」原理。略言采炼药物,神室法象,外鼎制置。水火符侯,而不涉及具体作丹方法。下卷则详言炼九转还丹之具体作法,并附图像。其九转丹法为:第一转金砂黄芽初丹、第二转混元神朴丹、第三转通天彻地丹、第四转三才换质丹、第五转三清至宝丹、第六转阴阳交泰丹、第七转五岳通玄丹、第八转太极中还丹、第九转金液大还丹。每转皆列举鼎器图像、药物分量、烧炼火候及丹药形质功效。据称所炼丹药可点汞成金成宝,至九转丹成,则服之可待冲举。
屋顶下
短篇小说。王鲁彦著。《屋顶下》描写本德婆婆与儿媳之间为如何持家而发生的矛盾冲突。
馥芬居日记
王汝润撰,1926年印本,1册。记咸丰三年太平军在嘉定上海作战及人民响应事。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全一卷。唐代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为承继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论衡,收集有关佛教、道教对立之资料。其内容引述汉法本内传之明帝求法品、请法师立寺品、兴道士比校度脱品等,述及佛教传来初期二教之论争,并附有孙权与康僧会、孙权与阚泽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