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

作者:袁康
越绝书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经、请籴内传、外传纪策考、外传记范伯、内传陈成恒、外传记地传、外传计倪、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外传枕中、外传春申君、德序外传记、叙外传记十九篇。内容涉及人物、地理、都邑诸方面。外传记吴地传、记地传二篇叙句吴、于越山川形势、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共记姑中山、犬山等十多座,太湖、无锡湖等十九个。计倪内经、外传枕中二篇记农事与农时关系。吴地传与地传诸篇,又载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对研究吴越两国及古代浙江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版本甚多,宋、元刻本均佚。明嘉靖间有赵垣仿宋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有钱培名辑金山钱氏刊《小万卷楼丛书》本, 附札记。民国有《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本。今有商务印书馆1956年张宗祥校注本,附钱培名、俞樾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乐祖谋点校本,有陈桥驿序,后附序跋辑录。陈桥驿《关于<越绝书>及其作者》(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

袁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给事集

给事集

北宋学者刘安上著。安上生前著述宏富,有诗五百首,制、诰、杂文三十卷。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现存本卷数相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其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少,朱彝尊自颍州刘体仁家借抄,仅得其半,后得福建林佶抄本,始足成数。其平生风节、伉直在集中有所表现,如列蔡京十罪、陈蔡崈罪恶昭著,可谓“冒不测之祸”。认为“天下未尝无材也。作而成之,才不可胜用矣!”(卷四)“人材不同,遇事乃见。概求其全,则贤或有遗;拘以常格,则用或不尽。”(同上)识材、用材,必有其方。至沿之道必须是统治者具有“恻怛之诚”,并体察民情,“发政施仁”(卷五)。分析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君子能“介然自守”,小人则“挟忌怨之心”以谤君子。小人“为诡辞饰说,自欺其心以入于人”(同上)。君子立人之朝,小人欲加排挤;君子寡过,小人必抓其把柄以投之;君子引贤授能,小人则进“朋党之说”;君子造功兴事,小人则进“擅权之说”;君子理财厚民,小人则进“聚敛之说”(同上)。小人无显显之德,却患位之不保;无赫赫之功,却患禄之不固。一得其君,“甘心巧语,柔颜佞色,伊媕阿谀,趋附机会”、“矫饰百端,以中主欲”、“诡说一开,则宠任盘固”(同上)。安上此论,对“小人”丑恶嘴脸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该集《四库全书》收录,《永嘉丛书》所载集名为《刘给事集》。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简称《聚玄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为占卜书,属六壬遁甲术,而杂以道教符箓。全书分二十四部,以四言写成。首先论述八卦九宫乘除变化,其次分述诸星协赞、太乙九宫、九星值符、八卦值搴、三奇八门、日时分野、风云地理。大旨依河图洛书列数,依干支记时。谓「八卦成立,九宫相随,悔吝有兆,存亡预知」。其占法有祸福占、气象占、风水占、兵占、宅占及日常杂占,并掺杂步罡踏斗、擒鬼提神。

近光集

近光集

元诗别集。3卷;卷末又附有《扈从诗》1卷。周伯琦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善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全名为《周翰林近光集》。卷首有虞集序,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自序。自序中说:他“身虽江湖,举头见日,天子之光咫尺也”,所以本集名为《近光集》。卷1—2,收入的是作者出任崇文监丞以来,在朝之作。卷3收入的主要是作者于至正十年出为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使、代祀北岳南镇的诗篇。卷末附有《扈从诗》1卷,卷首有周伯琦自序,据自序中说:周伯琦于至正十二年四月“由翰林直学士、兵部侍郎,拜监察御史。视事之第三日,实四月二十六日,大驾北巡上京,例当扈从,……所至赋诗以纪风物,得二十四首。”在这24首诗之后,又有五言古诗10首,以纪西行的见闻。最后有欧阳玄、贾祥麟两人写的跋。《近光集》与《扈从诗》所记朝廷典制,可以作为掌故来取资,其中《诈马行》就是相当有名的1首。然而有些篇章铺张过甚,读之乏味,倒是专一描写风土人情的作品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诗论。南宋人张戒撰。二卷。戒字定复,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未详。北宋宣和末年(1125)进士。南渡后官至司农少卿。力主恢复中原,遭秦桧排挤打击,放逐后不知所终。原书已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较完善。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收有上下两卷。张戒论诗时以儒家正统的文艺思想为准绳,倡导儒家诗教,“始明言志之义,而终之以无邪之旨”。强调“正而有礼”和“风雅之旨”,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给予了极高评价。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张戒本着“言志为本”的精神,反对单纯地模山范水,他对建安、陶、阮以前专以言志的诗歌予以了充分肯定,而对“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雕镌刻镂之工日以增”的风气则力加排斥。

沈氏四声考

沈氏四声考

二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协内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笔削考核一手删定《全书总目》,识力超拔,堪称大手笔。与休宁戴震极友善,往来二十余年。卒于嘉庆乙丑(1805年),寿八十二。谥文达。尚著《审定风雅遗音》、《四库全书表文笺释》等。案《隋书·经籍志》载沈约《四声谱》一卷,书已亡佚。昀以约既执声病绳人,则约之文章必不自乱其例,因取其有韵之文考之,得平声四十一部、仄声七十五部,以《广韵》部目为序,顺序排列之。又谓陆法言《切韵》实窃据沈约而作者,前后序言之甚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沈书只明四声,不重韵部。……沈氏诗文用韵实据当时韵书,不过严辨四声而已”。又谓“隋时四声之说渐次严密,而沈亦未明韵部,陆法言《切韵序》不引沈书,理所宜然。即如昀所言陆窃沈书,讳所自来,萧该、颜之推、魏渊诸人亦皆窃沈书乎!……是陆氏集诸家之大成,本不限于一说,安得如纪氏之所考乎!”“昀若专考沈氏四声本无不可,即推证其用韵之法,以表率当时之韵部……亦无不可,何必创为异说,自炫神奇,以自毁其书也。”《沈氏四声考》收入《镜烟堂十种》、《畿辅丛书》、《丛书集成》 (初编语文学类)。

维摩经疏科

维摩经疏科

维摩经疏科,一卷,明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