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诗艺
演讲集。一九六七年秋,博尔赫斯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邀,就诗的地位、隐喻模式、小说与诗、音韵与翻译等展开六讲。讲座录音带在图书馆尘封三十多年后,由时任西安大略大学现代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的凯林–安德·米海列司库整理出版。全集广征博引,涉及从古至今诸多文学现象,又有着口语化文本的不拘形式感,娓娓道来,收放自如,“《诗艺》是一本介绍文学、介绍品位,也介绍博尔赫斯本人的书……博尔赫斯跟历代的作家与文本展开对话,而这些题材即使是一再反复引述讨论也总还是显得津津有味。”
棋诀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名于一时,而何薳《春渚纪闻》载有祝不疑曾胜之。文章虽短小,论述十分精到。指出疏密得中、形势不屈、远近足以相援、先后可以相符的布局是下棋的先务,应援相接、勾落相连、多方以权逼、迤逦而侵袭是善应者,以实击虚、以逸待劳是用战之法,审势取舍是弈棋大计。
大学疏义
《大学》注本。宋金履祥撰,一卷。履祥字吉父,学者称仁山先生,浙江南溪人。不仕于元,专事著述。曾事同郡王柏,又从学于何基之门,对濂(周敦颐)、洛(程颐、程颢)、关(张载)、闽(朱熹)之学,造诣颇深,有《尚书考注》、《通鉴前编》、《孟子集注考证》等著作。当初,朱熹作《大学章句》,又作《大学或问》申明旨意,其后《章句》屡改而《或问》未变,故前后牴牾,学者疑之。胡凤丹认为,朱熹为《大学》作章句,又作《或问》,“一年之中,《章句》屡更,而《或问》未改,二书不甚相符,故学者疑之,此仁山先生(金履祥)《大学疏义》所由作也”(胡凤丹序) 。本书主旨在于为朱熹补正其所未及,《大学》正文之后,首先发明字句本意,然后阐发其意旨。履祥信守朱熹的天理论,主张尽天理、灭人欲。
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
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二卷,唐智云述,义众题记,日本觉满题记,下卷尾题石鼓寺随难记一卷。
赖吒和罗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果。十年后,返家为父母说法。又僧伽提婆所译,收于中阿含之赖吒和罗经,为本经之同本异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名《般若心经》、《心经》、《般若多心经》、《多心经》。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唐玄奘译。一卷。北图有皇40等四十号以上,英、法、俄、日收藏量亦相当可观,总数当在百号以上。此经主旨讲般若性空,明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理。主张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空”。所谓“空”,并非否定事物的存在,而是认为事物的本性超越形相、概念,是一种神秘的绝对的存在。此经说大般若精要诸法皆空之理,因讲般若心要,故名《心经》。译本有数种:一为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为唐*玄奘译;三为唐利言译; 四为唐法月译; 五为宋施护译。诸译中举世流通者,罗什所译也。各种译本皆存于《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