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阁词林记
作者:廖道南
二十卷。明廖道南撰。廖道南,字鸣吾,蒲圻 (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楚纪》等。《殿阁词林记》为记载词林(翰林院别称)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而编,分殿学、阁学、馆学、宫学、坊学、鹿学、乡学、赠学、艺学、院学等类,仿列传体例,记载诸臣官阶恩遇事迹。卷九以下标题均改为“国子监祭酒黄佐、侍讲学士廖道南同编”,大约是采用了黄佐《翰林记》中的文字,书中标明,示不掠美。廖道南身在词垣很久,熟悉其中掌故事迹,因而该书所录较为可信。该书现存明嘉靖刻本、明书林詹氏就正斋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1923年沔阳庐氏慎始基斋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章节列表
升序↑廖道南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火神被杀
《火神被杀》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张的短篇推理小说集。本书由五个短篇构成,标题作《火神被杀》巧妙地将历史方面的造诣编织进退股故事;《葡萄唐草花纹刺绣》中,一块布鲁塞尔特产的桌布成为了爱憎剧的关键,将男女的微妙的心机描写的淋漓尽致;《奇怪的被告》探讨了真诚与谎言的边界,创作构思来源与无罪判决案例的研究;《恩义的纽带》则寄托了作者童年的回忆。
抱一函三秘诀
1卷。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内容讲人身受胎之后,人身受胎之始,神室,刻漏,五行,采取,其药生成图说,气数物理体用,论温养,赤子,神方,金液还丹,火候要旨。抱一冥心气功术语。抱一为神形合一,冥心为入静。指气功中,进入无作无为之时,神形合一,意识宁静。出《性命圭旨全书·移神内院,端拱冥心》:“始则有作有为者,采药结丹以了命也。终则无作无为者,抱一冥心以了性也”。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修真,以广福延命。
廿一史弹词
明代弹词作品。又称《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杨慎著。两卷,分为十段,用浅近文言写成。作品以正史所记事迹为题材,叙述历代的变迁兴替。清代张三异为此书作了评注,发解它的宗旨说,杨慎“止借里谣巷咏,以抒其吊古谈今之怀。意不主于诙谐,而实藉以提撕告诫;语非取予嘲谑,而有裨于群怨兴观。……其讴吟悲慨,可醒愚妇愚夫;而禾黍流连,亦可悟贤君贤相”。作品中每段弹词前先用〔西江月〕词调及律诗数首为引,次用散文与“三三四”的10字句韵体述唱故事,尾以一诗一词作结。有雍正年间刊本,并有评注本多种。
摩诃阿弥陀经衷论
摩诃阿弥陀经衷论,一卷,清魏源会译,王耕心衷论并序。佛教著述。清光绪三十年(1904)王耕心撰。是对《佛说摩诃阿弥陀经》的论释。作者自序云:“《摩诃阿弥陀经》一卷,邵阳魏居士(指魏源)会译,先世父梅叔公所校订也。今耕心复述衷论六篇,提要钩玄,以补本经所未及。”本经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又经净宗弟子王荫福“再事校雠,俾归严整,且定全经为二十四章。……间有校语,皆随文附见”。本书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六门陀罗尼经论
佛教论书。古印度世亲著,译者不详。一卷。是《六门陀罗尼经》的论释书。阐述了六门陀罗尼的六义:一、慧圆满;二、慈力清净;三、自性清净;四、令知他所作障;五、摄一切菩提资粮;六、彼果正知及真如。接着阐述了六义的另一种说法:一、于苦时摄取有情界;二、于乐时摄取有情界;三、于自断资粮障;四、于他断资粮障;五、积集一切资粮;六、积集资粮为自利满及显他利满。然后叙述了从正遍知而退的六因及以四净心开示该陀罗尼。最后讲述修行所得的六功德。全文篇幅不长,疏释简明扼要。本论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二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