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史
作者:脱脱章节列表
升序↑- 《金史》简介
- 金朝祖先
- 太祖本纪
- 太宗本纪
- 熙宗本纪
- 海陵本纪
- 世宗本纪
- 宣宗本纪
- 哀宗本纪
- 景祖昭肃皇后传
- 熙宗悼平皇后传
- 完颜跋黑传(附完颜崇成传)
- 完颜劾孙传(附完颜蒲家奴传)
- 完颜斡者传(附完颜璋传)
- 完颜勖传(附完颜宗秀传)
- 石显传
- 完颜欢都传
- 完颜阿鲁补传
- 完颜撒改传
- 完颜习不失传
- 完颜斡鲁传
- 完颜娄室传
- 完颜银术可传
- 完颜彀英传
- 完颜阿离合懑传
- 完颜宗尹传
- 完颜宗雄传
- 完颜阿邻传
- 完颜宗翰传
- 完颜宗望传
- 完颜宗本传
- 完颜杲传
- 完颜宗弼传
- 完颜昌传
- 刘彦宗传
- 时立爱传
- 韩企先传
- 郦琼传
- 宇文虚中传
- 王伦传
- 熙宗二子传
- 斜卯阿里传
- 郭药师传
- 萧恭传
- 完颜习不主传
- 纥石烈胡剌传
- 郭企忠传
- 萧仲恭传
- 高松传
- 完颜光英传
- 张通古传
- 张浩传
- 耶律安礼传
- 祁宰传
- 耨碗温敦思忠传
- 完颜昂传
- 高桢传
- 白彦敬传
- 张景仁传
- 完颜永中传
- 完颜永蹈传
- 完颜永功传
- 完颜永成传
- 李石传
- 完颜福寿传
- 纥石烈志宁传
- 仆散忠义传
- 徒单合喜传
- 纥石烈良弼传
- 石琚传
- 唐括安礼传
- 魏子平传
- 孟浩、田珏传
- 梁肃传
- 移剌子敬传
- 高德基传
- 张九思传
- 高礯传
- 完颜撒改传
- 庞迪传
- 蒲察世杰传
- 曹望之传
- 徒单克宁传
- 完颜宗浩传
- 夹古清臣传
- 移剌履传
- 张万公传
- 蒲察通传
- 梁襄传
- 路伯达传
- 裴满亨传
- 张大节传
- 韩锡传
- 刘仲洙传
- 移剌益传
- 完颜匡传
- 完颜纲传
- 徒单镒传
- 孙即康传
- 李革传
- 路铎传
- 完颜伯嘉传
- 张炜传
- 承晖传
- 仆散端传
- 耿端义传
- 李英传
- 仆散安贞传
- 田琢传
- 完颜弼传
- 完颜仲元传
- 完颜阿邻传
- 完颜阿里不孙传
- 纳坦谋嘉传
- 奥屯忠孝传
- 蒲察思忠传
- 完颜礳传
- 程礵传
- 任熊祥传
- 范拱传
- 王礶传
- 杨伯雄传
- 萧贡传
- 温迪罕缔达传
- 张翰传
- 张礷传
- 张行简传
- 刘炳传
- 术虎高琪传
- 高汝砺传
- 张行信传
- 胥鼎传
- 侯挚传
- 完颜素兰传
- 陈规传
- 许古传
- 杨云翼传
- 赵秉文传
- 冯璧传
- 李献甫传
- 古里甲石伦传
- 强伸传
- 完颜思烈传
- 完颜合达传
- 移剌蒲阿传
- 完颜赛不传(附完颜按春传)
- 完颜白撒传
- 白华传
- 斜卯爱实传
- 石家奴传
- 乌古论元忠传
- 徒单四喜传
- 韩礟传
- 胡砺传
- 王竞传
- 杨伯仁传
- 王庭筠传
- 王若虚传
- 麻九畴传
- 元好问传
- 褚承亮传
- 杜时升传
- 宋可传
- 王予可传
- 范承吉传
- 傅慎微传
- 刘焕传
- 高闾山传
- 蒲察合住传
- 张仲轲传
- 梁礽传
- 刘完素传
- 张元素传
- 完颜元宜传
- 纥石烈执中传
- 张觉传
- 移剌窝斡传
猜你喜欢的书
咀华集
评论集。刘西渭著。1936年1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30年代撰写的独具风格的、影响比较大的文学评论集。收文16篇,评论了10位作家的作品。小说方面有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神·鬼·人》,沈从文的《边城》,萧乾的《篱下集》,骞先艾的《城下集》,罗皑岚的《苦果》,林薇因的《九十九度中》;戏剧方面有曹禺的《雷雨》;散文方面有何其芳的《画梦录》,李广田的《画廊集》;诗歌方面有卞之琳的《鱼目集》。李健吾厌憎当时“不中肯然而充满学究气息的评论或者攻讦”,认为文学批评“也正是一种艺术”。他说:“批评的成就是自我的发见和价值的决定。发见自我就得周密,决定价值就得综合。一个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运用死的知识。他的野心在扩大他的人格,增深他的认识,提高他的鉴赏,完成他的理论。”(《咀华集·跋》)他的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属于美学的批评,而不同于当时盛行的历史批评方法。例如他在评论茅盾、巴金的行文风格时说:“读茅盾先生的文章,我们像上山,沿路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底下也有的是绊脚的石子;读巴金先生的文章,我们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作者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他评论某一作家的作品,不仅能联系到社会人生,而且能联系到中国的、外国的许多作家和同一作家的另外的作品。他在评论沈从文时写道:“乔治桑是一个热情人,然而博爱为怀,不唯抒情,而且说教。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是抒情的,然而更是诗的。”这里不仅有对沈从文小说的美学品味,而且有对沈从文与外国作家乔治桑的比较。李健吾在批评上对作家采取朋友似的对话态度,彼此之间有不同意见就进行磋商。《咀华集》中作为附录收入的5篇文章,就是评论《爱情三部曲》、《鱼目集》时与巴金、卞之琳所进行的讨论。
水经注
40卷。北魏郦道元撰。成书于延昌三年(514)到正光五年(524)的十年之间。《水经》原是记我国古代河流水道的地理学著作,成书于三国时代。此书记载包括长江、黄河在内的河流水道共137条,每水一篇。至宋代,原书散佚。郦道元鉴于此书内容简略,辞不达意,缺乏旁通,而作《水经注》,注文20倍于原文,其学术地位超过了原书。《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名著。本书以记北方黄河为开始,前5卷均记此“河水”;第6卷以下,依次为北方“汾水”、“济水”、“清水”等;从第33卷起,以3卷的篇幅记“江水”(即长江);然后记南方诸河流,直至当时的日南郡二十余水。卷末记有《禹贡》所载山水泽地所在的方位。本书三十余万字,共记载大小河流1389条,若以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统计在内,则总数超过二千五百九十余条。郦道元不仅逐条说明各条河流的源头、流向、经过、支津、汇合,以及水文情况,而且对每一条河流域内的山川景物都作了详细的描绘。书中囊括了自然山水、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各方面内容,各地的风俗习惯、土特名产、动植矿物,以及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美学漫步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美学漫步》汇集了其一生*精要的美学篇章,分为美与人生、美与艺术、美与传统三个部分。全书文辞典雅,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每一位为俗务烦扰的现代读者,每一个渴望自由宁静的现代心灵,都能从中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中的美与诗意。
镜镜詅痴译注
中国最早专门论述几何光学原理的著作。郑复光著。1846年成书,1847年刻入清道光中杨尚文辑的《连筠簃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出版。郑复光(1780—约1853),清代科学家。字元甫,又字浣香,安徽歙县人。少年时即成为贡生。自幼偏爱科学,博览群书,注重西学,重视实验研究,通晓数学、物理学和机械制造,尤善于融会贯通中西光学。1819年曾依据古文献成功地做过削冰造镜取火的实验。道光年间曾自制一架测天望远镜。1842年写成《弗隐与知录》,把当时人们认为怪异不可解的各种现象,归纳成200余条,用物性、热学、光学、地理学等原理加以解释。 本书共5卷,约7万余言,计分“明原”、“类镜”、“释圆”、“述作”4个部分,末附“火轮图说”。明原部分计有6篇,分别说明了几何光学中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论述了物体发光和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以及眼睛的光学功能。类镜部分是镜子的综述,论述了4个问题,介绍了几种镜的质料与性能,重点阐述了几种方形透明体的特性及其光现象。释圆部分是全书的中心,分为5个专题,主要论述了几种凸凹透镜成像的理论问题,并分别论述了凸凹透镜成像的总规律、特点,透镜组的成像情况,凸凹透镜之间量的关系。述作部分著录了17种光学仪器和器具,详细论述了各种光学仪器的制作、调节、使用、保养和原理。本书集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光学和中国古代光学知识之大成,加以系统化,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安排系统与逻辑结构严谨,是当时1部比较完整的几何光学著作,书中所阐发的几何光学理论,代表了清代中期中国的光学发展水平。
春雨杂述
书学论著。明解缙撰。一卷。本书涉及书法的部分,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法详说》、《书法传授》等。在《书学详说》中论及学习书法的过程:“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忽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此余所以为书之详说也。”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
一卷,失译。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译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