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镜
作者:陈继儒猜你喜欢的书
草原
贩卖羊毛的商人库兹米巧夫和替女婿去卖羊毛的神甫赫利斯托弗结伴出门去卖羊毛。库兹米巧夫还顺便带了他九岁的外甥叶戈鲁什卡到外地去读书。叶戈鲁什卡坐在车夫简尼斯卡的身边,为离开母亲一路上哭个不停。他们的马车要日夜兼程,经过一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作品以“旅行”贯串情节,从一个九岁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借自然美和人的生存企求之间的对比、落差以呈现小说主题: 作为生命容器的大自然是如此令人迷恋、陶醉,而这美丽器皿中盛放的竟是无数艰辛、酸楚、命运的粗暴与乖张。
虎牙
侦探韦罗、建筑师弗维尔和儿子相继中毒身亡,现场都留有虎牙啃过的食物,这与一桩巨额遗产继承案有关。由于亚森·罗平也是这份遗产的受益者,警察对他产生了怀疑,为了洗清自己,罗平狠追线索,却发现案情越来越扑朔迷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取火者的逮捕
现代短篇小说集。郭源新(郑振铎)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9月初版,列入“创作文库”。收短篇小说4篇:《取火者的逮捕》、《亚凯诺的诱惑》、《埃娥》、《神的灭亡》。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重印,由作者校改了个别词句。本集作品由4篇内容连贯的短篇小说组成。它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士盗火的故事,吸取了爱斯库罗斯和雪莱的同类作品的艺术经验,运用一种全新的理想塑造了“人类的好朋友”、伟大的普罗米修士神的形象,同时以“满腔的悲愤”谴责了宙斯对人类的横暴统治。在这部作品里,普罗米修士不仅是一个勇敢的殉道者,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他预言了人类与神作斗争时,最后将是人类把神“扫荡出大地之外”。作品的主题是描写神的统治的横暴与歌颂“人”的胜利,因此作者创造性地写了一篇《神的灭亡》。作品展现了神与人类在“狭路”上展开的“生与死的决斗”,最后,以宙斯为代表的“神之族整个的沉落在这无底的黑暗的深渊里去,连拍洛米修士也在内”。作品明确而坚定地宣告了神对人类长期专横统治的结束。作者认为它并不是一个“荒唐”的神话故事,而是在真实地宣扬一个崇高的思想:在人类的发展和斗争中,“被注定了要灭亡的横暴的统治阶级,是任怎样也不可能挽救其悲惨的命运的”(《新序》)。这实际上寄寓着一种对现实的中国革命斗争胜利的渴望和呼唤。
黄庭内景玉经注
梁丘子(唐玄宗时人白履忠)注。《黄庭内景经》盖魏晋人所撰,主述存思法,梁丘子分三十六章注解之。
警寤钟
本书每四回一卷,以仁厚、忠义、孝悌、节烈四个主旨,叙述四则故事。《警寤钟》,清代著名小说(清.嗤嗤道人著,乾隆延南堂本)。骨肉怎可欺心,秃头弟受累,仁义终有报君言听信谗言,老将军蒙冤,忠义世传名……字字敲心,句句震耳,发人深省,引以为戒。
佛教各宗派源流
太虚大师著,十一年在武昌佛学院编。法界性相,虽本来常住如是,然未成无上正遍知,则终在窈冥恍惚之域。大觉圆明,如日光照了诸色,乃如实而证如证而说,故佛教之一切法流宗派,若直探其起源,则谓皆出释尊菩提场中之智证可也。称佛智所自证法界而说,证周圆故,说亦周圆,所谓‘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斯则一音普宣,三际常演,虽有情随类生解,而佛之所说固初无差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