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书

作者:王守仁
王阳明家书

《王阳明家书》收录有王阳明先生写给父亲、太叔、弟弟、儿子、从弟等人的家书,及亲戚间往来的部分诗文。家书中提到了大量王阳明对后辈在人际交往、择友、学习、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建议和诀窍,一代圣贤的经验之谈,将阳明心学的精髓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王阳明家规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家中子侄的谆谆教诲,充分展现了“良知教育”这一家规核心。

猜你喜欢的书

死亡终局

死亡终局

死亡终局【Death Comes As The End】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推理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遥远的古埃及。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考古学家丈夫的好友、埃及专家斯蒂芬·格兰维尔的建议和帮助之下,写成了此书。

广雅

广雅

中国训诂书。隋代避炀帝杨广讳,改名《博雅》,后复用原名。三国魏张揖著。张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为博士。著作除《广雅》外,还有《埤仓》和《古今字诂》,惜二书亡佚,仅《广雅》存于世。清王念孙有《广雅疏证》10卷。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自言此书分上中下3卷。唐以来析为10卷。《广雅》一书即广《尔雅》、续《尔雅》之意。他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分为上、中、下,以须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端,摘其过谬,今得用,亦所企想也。”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元或明陈伀集疏。本书鲜见其他传本。为孝帙《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之注,增入灵验故事。

蜜柑

蜜柑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初版。收《初八那日》、《晨》、《早餐》、《蜜柑》、《乾生的爱》、《看爱人去》、《草绳》、《猎野猪的故事》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小说或记叙乡村生活的情趣,或描写下层人民的不幸,或反映都市中上层阶级生活的空虚与无聊。《猎野猪的故事》记述了宋妈小时候奋力捕捉钻进窝棚的小野猪的趣事。《初八那日》描写家中为他“定亲”时,不幸死于场里被大风刮坍下来的黄松木下。《蜜柑》和《晨》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了中上层人士的无聊与空虚。前者通过某大学S教授家的一次聚餐,表现了大学生们热衷于谈情说爱的庸俗心态。《晨》记叙岚生太太精心烫发时,报上一则“为烫发,闺范女子大学的学生烧死一对”的新闻将她吓得魂不附体。作品在幽默的笔调中,曲尽鞭挞和讽刺。

中国革命史论

中国革命史论

陈天华撰。《中国革命史论》系为批驳梁启超保皇论调而作。梁启超为反对革命,于1904年发表了《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一文,以便“求其论据于历史,鉴其因果于历史”。他宣称,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历来的革命,皆是野心家实现个人野心的手段,都要祸及全国,祸延百数十年,使社会倒退,人口锐减,而且势必造成外族的人侵,所以革命者乃是灭亡中国的罪人。对于梁启超的挑战,陈天华于1905年在《民报》第一、二号上发表了此文,针锋相对地作了批驳。梁启超曾以中国历史上的革命与西方近代革命加以比较,并得出结论,具体列出中国革命有七个方面不如西方,诸如中国有私人革命而无团体革命,中国有野心的革命而无自己的革命,中国有上等、下等社会的革命而无中等社会的革命等等。陈文首先指出,梁的这种比较,是搞错了时代,不同时代的革命是无法相比的。如果要比较中西革命,应该以中西方同时代的革命相比。接着又指出,西方古代的农民革命远不如中国。中国自秦以来,革命多起于民间,与平民革命较接近。革命以后虽未享有自由,然而无特别的奴役制度。西方则不同, “所谓平民团体,其范围极其狭窄(希腊平民、罗马公民,其数极少)也是次等的贵族团体。”所以,在中古以前,西方没有平民革命。再次,又进一步分析了革命与革命之间的差别,指出:历史上的革命有两种:一为“英雄革命”,这种革命多出于个人野心的膨胀,因此,革命的结果往往是“一专制去而另一专制来”;二为“国民革命”,这种革命“出于责任心”,而不是私心,因此,革命之后“幸福较之未革命之前增进万倍”。在文中,他对革命作了热烈的颂扬,指出“革命是救人世之圣药也。终古无革命,则终古成长夜矣。”并赞美秦末农民革命与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指出中国的前途是国民革命。此篇史论虽然只完成了《绪论》、 《秦末之革命》前二章,但在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大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菩萨戒指要

菩萨戒指要

自从我深入律藏以及古人的戒律注疏以来,知道以今日的时代环境,墨守完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境内的戒律条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若无佛制的戒律,作为佛教徒的生活准则,清净身口意三业的目的,也就很难达成。因此,我是注重佛陀制定戒律的精神,不主张死守其全部的戒律条文。 我对于戒律的探索,自始迄今,虽没有间断,我的戒律学作品,却不是很多,成书出版的,除了《戒律学纲要》,仅有《佛教制度与生活》、《学佛知津》两书,收有戒律的文章。到了一九九三年《法鼓全集》编成时,即将此二书中与戒律问题相关的各篇,集成一册,名为《律制生活》。所以,本书应算是我研究戒律学的第三种专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