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季三朝政要
作者:佚名
编年体史书。六卷。宋末元初佚名者著。作者情况已不可考,根据书中内容推断,大概是宋朝遗老所作。《宋季三朝政要》采用编年体,按年月先后顺序主要叙述了宋理宗、度宗、恭帝(赵)三朝的史迹。前五卷记南宋理宗、度宗、瀛国公 (端宗 )三朝史事 ,无撰人姓名。一般认为是宋之遗民所作。附录一卷记帝日丙 、帝日正事迹 ,题陈仲微撰。记端宗帝昺时期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的抗元事迹。是书所载宋末遗闻轶事,颇详于他书,可资参考。然记事多较《宋史》简略,叙次亦乏体要,所论得于传闻,失误亦多。本书著录于《四库》史部编年类,另外《学津讨原》、《守山阁丛书》、《辰翰楼丛书》、《粤雅堂丛书》及《丛书集成初编》等均有收录。
猜你喜欢的书
禅是什么
本书是“世界的禅者”日本当代禅宗大德铃木大拙先生所著禅学经典著作之一,主要探讨禅的本质。以“宗教体验的禅是什么,禅在佛教及东方文化中的位置,引导读者思考禅在当今世界的存在价值”为主要内容。铃木先生以自身对禅的深切体会为基础,借助西方现代思想方法深入透彻地解答了“禅是什么”,有助于现代读者走出心灵的困境、摆脱俗世的纷扰,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禅带给漂泊无依的现代人一个温馨的精神归宿,使我们骚动不安的内心结束流浪,回归它的“故乡”。
草庐经略
明代兵书。一般题为无名氏撰,有的版本题为黄之瑞或黄启瑞撰,均不可考。全书共12卷(清乾隆抄本作8卷,道光抄本作6卷),152篇。每篇先理论阐述,次引古代战例及兵家言论以佐证。内容涉及战争目的、战略战术、治军用将、阵法训练、火器制造、赏罚原则、屯田粮饷、阴阳占卜等。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武当山清微派道士所作,约成书于元末。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分为〈雷奥秘论〉、〈师派〉、〈圣位〉、〈习定坐法〉、〈祈祷建四溟外坛式〉、〈符命一宗〉等节。主要叙述清微派雷法奥秘、宗派源流、内修习定方法,以及各种斋坛符咒法术。宣称清微雷法乃元始天尊降授,由黄舜申、叶云莱、张道贵、张守清、张守一等法师一脉相传。其奥秘在于「以吾神合彼神,吾灵合彼灵」。但于平日行住坐卧中收敛身心,存无守有,使万缘顿息,身心俱无,止于太虚,「一点灵明自然宏照十方,心田无秽,性地绝尘,久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乃大道之根,万法之本,早晚内修习静亦不外行此之道。又书中所列符咒法术,亦以内修习静为本,而不重外在祭祷仪式。主张书符作法之要在于日常修习纯熟,不昧真性。临坛作法时从「一点灵光」随意发用,信手画符,以我之元神合雷神将帅之神,则自然互相感应,可见本书受佛教禅宗影响,以明心见性作为符咒法术之内在依据。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经名: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言八节日解罪谢过之法。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参见《云笈七签》卷五一。八道命籍部分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中的八道秘言相 同,《上清大洞真经目》中有《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该经当 为六朝上清经。述解罪法的八道命籍,劝人存礼神仙。又述二十四事,劝人营斋谢过。
百花诗
五云晴护蓬莱岛,七彩缤纷动瑶草,凭高一览六合开,万象呈明春意好。
五经异义
《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东汉许慎著。《后汉书·儒林传》:“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其后,郑玄针对许慎,著《驳<五经异义>》。《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所记与《隋书》同,但言许慎撰,郑玄驳,是将许、郑之书合而为一,以便观览。《宋书》不见著录,大约佚于唐代。清王复辑有《驳<五经异义>》,陈寿祺又著有《五经异义疏证》,皮锡瑞有《驳五经异义疏证》。许慎这部书是为利用经传、师说缘饰汉制,但许慎的古文经学家的身分,使这部书带有偏袒古文经学的倾向。如“田税”、“娶迎”诸条,许慎皆以汉制与古文经学之说相附会。“刑不上大夫”、“诸侯数目”诸条,又引《易》、《书》为说,论证古文经学为正解。今文经学说,则多被斥为异义。此书按经学问题分列条目,每条皆列明何为今文经学说,何为古文经学说。客观上保留了汉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材料,是研究汉代儒家经学最可靠的材料。清末经学大师廖平就是依据《五经异义》的材料,著成《今古学考》,提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区分的根本在礼制之说,解决了两千多年悬而未决的儒家今、古文经学区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