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史
作者:赖山阳章节列表
升序↑- 校刻日本外史序
- 上樂翁公書
- 校刻日本外史例言八則
- 卷之一 源氏前記 平氏
- 卷之二 源氏正記 源氏上
- 卷之三 源氏正記 源氏下
- 卷之四 源氏後記 北條氏
- 卷之五 新田氏前記 楠氏
- 卷之六 新田氏正記 新田氏
- 卷之七 足利氏正記 足利氏上
- 卷之八 足利氏正記 足利氏中
- 卷之九 足利氏正記 足利氏下
- 卷之十 足利氏後記 後北條氏
- 卷之十一 足利氏後記 武田氏上杉氏
- 卷之十二 足利氏後記 毛利氏
- 卷之十三 德川氏前記 織田氏上
- 卷之十四 德川氏前記 織田氏下
- 卷之十五 德川氏前記 豐臣氏上
- 卷之十六 德川氏前記 豐臣氏中
- 卷之十七 德川氏前記 豐臣氏下
- 卷之十八 德川氏正記 德川氏一
- 卷之十九 德川氏正記 德川氏二
- 卷之二十 德川氏正記 德川氏三
- 卷之廿一 德川氏正記 德川氏四
- 卷之廿二 德川氏正記 德川氏五
赖山阳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托克维尔回忆录
托克维尔在回忆录中以当事人的身份回忆法国1848年革命前后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政界人士及事件发表犀利的评论,不仅为后人研究1848年革命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史料,而且也为后人阅读学习《旧制度与大革命》等著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
不必要的胜利
《不必要的胜利》是契诃夫1882年在莫斯科学习医学时创作的三部中篇小说之一。茨威布希和伊尔卡是一对性格迥然不同的父女。茨威布希用无奈之心去归顺和适应生活,甘心做生活的奴隶。伊尔卡向命运抗争,坚决要做自己的主人。问题就在于此,伊尔卡要为受辱的父亲复仇,却使她自己沦为交际花,并嫁给没落的贵族阿尔土尔·冯·扎依尼茨男爵,落得一身臭名。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文学作品,是一出极具讽刺意味的悲剧,契诃夫在描写人物背景以及行为关系的同时,最主要是为凸现金钱的罪恶性和爱情的改造力。首先谈谈金钱,阿尔土尔为一百万而答应取伊尔卡,给予伊尔卡贵族太太的身份,以便伊尔卡能以平等的地位向戈尔达乌根伯爵夫人施行报复。伊尔卡为复仇,答应用自己的肉体去赚得一百万,使阿尔土尔重新变成名符其实的富有的伯爵。而侮辱伊尔卡父亲的戈尔达乌根伯爵夫人则是为了一百万而嫁给年老的戈尔达乌根伯爵,以壮大自己娘家的家业。在金钱的诱惑下,乡村法官拒绝伊尔卡的上诉;阿尔土尔的姐姐一家设计夺取母亲的遗产;伊尔卡要求追求她的男人们必须抛掷重金才能求得她的一吻。人们为了金钱而各怀鬼胎,不惜改变自己本初的品质,从而变为麻木,自私以及丑陋。
雨航杂录
笔记。明冯时可撰。二卷。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又号天池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政,有治绩。以著述为海内所重。有《左氏释》、《上池杂识》、《天池集》等。是编上卷多为学术论文,下卷多记物产而闲涉杂事。《四库全书》谓隆庆之间,士大夫好为高论,故语录说部往往滉漾自恣,不轨于正。时可独持论笃实,言多中理。其盛赞屈原、庄子、司马子长及相如之赋,李杜之诗,韩苏之序记“驰骋纵逸,天宇不能限其思,雄矣哉!”可谓知人赏才者。而云“宋儒之于文也,嗜易而乐浅,于论人也,喜核而务深,于奏事也,粗翘拂篴,贵直而少讽,所以去古愈远而不能经天下。”亦能一语中的。论养生:“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皆有所得。书后有汤显祖跋语,评价甚高。谓其有“殊绝秀卓,伟厉之资,无所不学,而学必深”等五大优点,故其文“极古今之变化,见天地之大全。”盖此集以汤氏跋文,附不朽云。有《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所授课程为明清史,分作两年轮授,今年明史,翌年清史。讲义也分作明史、清史两部。明史讲义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
这是一本许世英先生前任福建巡按使会办福建军务时,于民国三年间派员至台调查台湾土地制度所得的报告书。奉派调查者系前司法部编纂程家颍,这本报告书即为程氏所撰。原书为铅印本;本书所据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本「卷首」部分前缺第一至第四面,可能载有序言。所存第五至十一面,则载两件公文书,尚可据以觇知这本报告书的来历。惟两公文书未冠文题,今分别加以「会办福建军务福建巡按使呈大总统文」与「调查员详福建巡按使文」字样。其「呈大总统文」中明白指出:民国四年一月组织成立(福建)土地调查筹办处,并委程氏为筹办员。可见当时派至台湾调查,其目的为筹办福建清丈求取借镜之资料。因此,原报告书于第二章之后,并列有第三章「条陈闽省清地办法大纲」。按这「办法大纲」计分七目:一、宜定调查之目的;一、宜定预算之计划;一、宜定土地之种类;一、宜定地积之标准;一、宜定改赋之方法;一、宜设查定之机关;一、宜定应否发给丈单。现在刊行这本报告书,意在提供台湾土地制度的史料,与原报告书有所不同;因将第三章略去,特存其目如上。又,原书附有图表三十九号(第一、二章部分),大多殆属册式与图样;除留若干具有参考价值的「统计表」分别移插正文中(其表次已加以改动)以外,馀亦从略。至附录「日本登记制度考查报告书」的一并删除,自不待言。
摩诃般若波罗密钞经
苻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五卷。共十三品,亦同道行,而文来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