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异录

作者:陆深
同异录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古奇器录》、《史通会要》、《南迁日记》等。此书广采自汉以来,名臣奏疏和杂文中有关于典章制度和政事的重要论述,加以节录而成。分为二卷,上篇为《典常》,下篇为《论述》。每条之末,各附以论断。此书大旨为欲取古人的议论,而通融于当世的政务,以历史为借鉴。其书完成于闽中,在提学山西时重新加以诠次。本欲奏上,但不果断。其进书原序犹存于卷首。书中凡原有陛下云云之处,俱空白二字。其注称前朝臣子尊称君主之文,义当有所避阙。然而自古以来传写旧文,实无此例。此书收入《俨山外集》,另有《宝颜堂秘笈》本。

猜你喜欢的书

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

 论文集。朱自清著。1948年5月观察社出版。除《序》外,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14篇:《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的一个考察》、《论书生的酸气》、《论朗诵诗》、《美国的朗诵诗》、《常识的诗》、《诗与话》、《歌谣里的重叠》、《中国文的三种型——评郭绍虞编著的〈语文通论〉与〈学文示例〉》、《禅家的语言》、《论老实话》、《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闻一多全集〉序》。内容大多是讨论诗文问题的,也有几篇杂文。这些文章是作者成为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之后作的,他谈论问题,总是站在现代人民的立场。他说:“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关于诗文欣赏、歌谣、朗诵诗、文体等问题的见解,有其历久不衰的价值。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辑录数种六朝上清派经典法诀。主要有《太极真人服四极云牙神仙上方》、《清灵真人说神宝经》、《太上明堂玄真上经》、《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三元真经诀》、《真一经口诀》。以上诸经方要诀,言思神服气、诵咒吞符、拘魂制魄、吞食日月精华、按摩沐浴等道法,皆为早期上清派修炼之方术,旨在招真降灵,飞升成仙。

南北史通俗演义

南北史通俗演义

《南北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该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让人入门民族历史。《南北史演义》为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字,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就在此时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收周禅又灭陈氏,最终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一髻尊陀罗尼经

一髻尊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七日作坛灌顶法、坛法、护摩、根本印等,并详载结界之法。

皇明名僧辑略

皇明名僧辑略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 “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 “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冠名扬,后因子亡妻死父丧母亡的打击而看破世缘。约三十岁出家,拜昭庆寺无尘律师受具足戒。晚居云栖寺,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大师。被推为莲宗第八祖。他作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从此专心佛学,潜心著述,阐发义理,弘扬佛法,竭尽全力。尤注重净土佛学研究。著阿弥陀经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融会诸经,指归一心,在明代享有很高声望。《皇明名僧辑略》一书,辑名僧事略汇成一书,旨在弘扬教界名僧,劝戒教界学人。此书对了解明代佛教高僧事迹及佛教高僧法学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崇祯年间刻本。

天圣广灯录

天圣广灯录

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怀让下十一世、青原行思下十二世约370余人的机缘语句及略传。李遵勗得法于临济宗禅僧蕴聪,为南岳下第九世(《五灯会元》卷十二则编为“南岳下十世”),故对南岳系禅师叙述尤详,马祖道一以后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但缺青原系第一至六世,人物不全,且世系编次较凌乱。编者殁后,其小传及有关机缘语句亦收录于本书卷十八之末。本书刊行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收于《卍续藏》第13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