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书后集
作者:张岱
明末清初张岱撰。张岱,字宗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兵南下,入剡溪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在其自撰墓志铭中有“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及“好精舍、好美婢……”12“好”等文字。作品多写山水景物。自明崇祯元年(1628)起,自行编著明史,取材截止于明熹宗末年,五易其稿,历时27年,勒定成书,名《石匮书》。清康熙初年,在友人谷应泰处看到崇祯朝邸报,又续成后集。《石匮书后集》全书63卷(其中8卷有目无书),有《烈皇帝本纪》、《烈皇后本纪》、《献愍太子本纪》三本纪、《烈二王世家》、《明末五王世家》、《戚畹世家》三世家及五十七列传。书中对袁崇焕、史可法、张煌言等抗清人物均立专传,并予以颂扬。同时,大力宣扬忠于明朝的人物和事迹。撰有“死义”、“殉难”等列传10余个,表现了对明朝无限怀念、眷恋的感情。但对农民起义军却极端仇视,诬蔑为“乱贼”、“逆贼”、“盗贼”,将李自成归入“盗贼列传”,即使如抗清名将李定国等也不为立传。由于是当代人写当代史,且采用部分少见资料,故此书对研究明末史实有一定参考价值。《石匮书后集》在清朝原为禁书,以钞本流传。乾隆二十年(1755)始有许景仁作序的初刻本。乾隆六十年有金烜再刻本。以后还有嘉庆二十五年朱文然刻本,兴
章节列表
升序↑- 石匮书后集卷第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七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
- 石匮书后集卷第九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四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五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六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七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八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九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四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五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六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七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八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九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四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五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六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七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八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九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四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五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六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七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八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九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四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五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六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七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八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九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二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三
猜你喜欢的书
旌孝堂医案
医案,清赵履鳌撰,《旌孝堂医案》记载医案近二百。常先论病机,次述脉证,立法处方有当。所载医案包含内、外、妇、伤、五官等多种疾病,从目录上看,涉及四十余种病证。反映出医家学识广博,勤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医疗经验。
半个羽党
这是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畅销作家孙了红所著”侠盗鲁平系列“中的一部。他们的心里,以为鲁平是神通广大的,他创造的案件,我们去侦探时,简直是白费脑筋。因此每逢有鲁平的案件发生,这些警察先生们,往往预先已存好敷衍了事的成见。
素娥篇
明万历刊本《素娥篇》序书影明万历刊本《素娥篇》正文书影明代文言短篇艳情小说。一卷不分回。不题撰人。据序知邺华生著,其人无考。约成书于明万历末年。现仅存明万历刊本,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1997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外编”《东方艳情小说珍本》影印明万历刊本。据唐传奇《甘泽谣》之《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式,每式有图有题,文字不多。如“掌上轻盈”、“花开蝶恋”、“野渡横舟”、“驻马扳鞍”等。继而写名臣狄仁杰要会素娥,因狄为人耿直,素娥自称为花月之妖,不敢相见。狄坚持要见,素娥无奈只好与狄相会。事后,辞别武三思,归隐终南山。不久,三思也退隐该山,二人白日飞升。此书故事荒诞,作为小说,堪称特殊。大部分为版画,或半页一图,或整页一图,每图附以诗词。
笔梦叙
笔记。清佚名撰。一卷。作者姓氏事迹均不详。约九千字。内容叙述清侍御钱岱一生富贵逸乐生活及最终风流云散的凄凉境况,旨在阐发人生如梦思想。文笔凝炼、叙事生动。有民国年上海文明书局《说库》本。
学史
十三卷,明邵宝撰。邵宝字国贤,别定泉斋、二泉,无锡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左觿学史》、《简端二余》、《定性书说》、《漕政举要》、《慧山记》、《客春堂集》等。邵宝在任江西提学副使时作 《学史》,全书前十二卷如一年中十二个月,余一卷似闰月,每卷中多者三十条,少者二十九条如月有大小,采取这种体例取义于二程所提倡的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 书中记载了自周迄元的史事,分条论列,言简意赅,持论平正,笔力也颇为遒健。该书曾由吴廷举进献给朝廷,现存为明崇祯年间刻本,卷内题有“邑后学曹荃重编刻,冢玄孙澄重较辑”。前有弘治十八年(1505年)作者自序,后有正德十三年 (1518年) 浦瑾跋。《四库总目》所录为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和州开圣禅院语、宣州彰教禅院语、平江府虎丘云岩禅寺语、初祖赞、宋临济正传虎丘隆和尚塔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