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集
作者:魏学洢魏学洢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咸丰武定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熙龄修,邹恒纂。李熙龄,江西南城人,咸丰八年(1858)任武定府知府。旧志自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赫达色修后,已过百年未有续修了。且旧志因历时既久,版章残缺不全,漫漶过半,内容漏略讹误甚多。李熙龄莅任后,恐百年文献渐至湮没,与郡人谋为重纂。令各州县官绅,分任采访之责,整理文献,网罗旧闻,取旧志为蓝本,正其舛谬,补其缺略,增以近事,再三审订,历数月而书成。《武定府志》咸丰九年(1859)刻本。全书三十八卷首一卷,志目为:星野、沿革、疆域、形胜、风俗、物产、山川、城池、公署、乡都、市镇、学校、坛壝、古迹、驿递、田赋、兵制、祥异、封建、职官(文秩、武秩)、宦迹、选举、征辟、进士、举人、副贡、拔贡、文化官、武进士、武举人、武仕官、封赠、恩荫、人物、名医、忠节、循节、循吏、孝友、儒林、文苑、武功、列女、艺文、杂记。卷首有序,凡例、辨误和图考。此志不分纲目,只列门类,唯选举、人物、艺文等门下附以细目。其虽分卷多,而编次条理,叙述清晰。对旧志中的谬讹,订正甚多。新增门类,皆加注明。可称之处是卷首有辨误一篇,考据详博,使读者不为旧志之说所混淆。然其不足之处,即艺文志所占篇幅太多,所收太冗太滥。
人参谱
笔记。清陆烜辑。不分卷。烜字子章,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时人。人参为中国特有之名贵药材,有延年益寿之功,关于其奇异的药效,传说亦多。王士祯(渔洋)欲撰人参谱而未成,其诗文见于《池北偶谈》等书。陆烜因生病检书而完其志。其自序云:“余得怔忡疾,医者谓‘非人参不可’,顾近日辽参贵逾珠琲,贫家安所得?因感是,遂遍忆旧览,检书几百种,披阅手抄,稍加论列,不十日谱成,而病若失。岂人参有买,能阴相耶?”此乃穷书生无钱贪人参补体而以著述人参以疗疾者。其书分释名、原产、性味方療、故实、诗文等目,特别是后二目中,辑录史籍所载人参故事多种,为从文学角度研究人参文化的深刻影响提供大量资料。此书毕竟所费时日不多,有未尽完善者。然文字简洁,便于披阅,亦其长处。有《昭代丛书》(辛集)本。
郑天挺明史讲义
本讲义根据郑天挺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为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讲授明史所积累之卡片资料整理而成,集中反映了郑天挺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以及边疆史地、民族关系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了郑天挺对历史教学的深入思考,内容十分丰富,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世范
家训类读物。南宋袁采撰。3卷。初名《俗训》,府判刘镇为之序,始更名《世范》,谓书中所言不仅可以行诸当时,而且可以行诸后世。书前有刘镇淳熙戊戌(1178)序,后有作者绍熙改元(1190)后记。今通行者为《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一言“睦亲”,即怎样使家庭成员和亲戚之间和睦相处之类。卷二言“处己”,即怎样接人待物、居安思危之类。卷三言“治家”,即怎样管理婢仆、营家治产之类。皆言之谆谆,反覆详尽。且语言通俗,虽田夫野老,幽闺妇女,闻见皆能晓然。此书对后世较有影响,论者以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清倪元坦《家规》即据此书删削而成。
明道正觉森禅师语录
《明道正觉䒢溪森禅师语录》,该书为其门人超德等人所编,分上中下三卷。收在《乾隆大藏经》及《禅宗全书》中。
观心玄枢
全一卷。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系延寿由禅宗之立场论述佛教之观心玄旨,谓吾人若欲脱境缚、息分别、具足行施与持戒等之六波罗蜜、护持正法、明法相、了四谛、明三藏、降四魔、辨净染等,皆须由观心之法而得成就;若不观心,则一切错乱颠倒,如九十六种外道。卷末附四六俳偶之偈,抒发愿生唯心净土之念。本书继承天台等观心系之思想,援引诸经典中有关观心之文,阐明‘心即大乘’、‘心即佛性’、‘心摄诸教’等观心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