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玉堂稿
作者:沈鲤沈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又名《灵宝升玄济度血湖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对众仙演说。内称东北方有酆都,其地分列诸狱,考罚世人罪恶。其中有一狱,在北阴大海底,「积血成湖」,名曰血湖地狱。该狱又分为血池、血盆、血山、血海。一切众生积诸罪业者,不分男女,死后皆入血湖地狱备受苦难,不得出离。尤以「产死血尸女人」为甚。元始天尊怜悯众生,济度罪魂,故说咒语二首。即「三洞大法诸天救拔梵炁隐语」、「三元秘梵天灵宝书」。又命太乙救苦天尊率领诸神清荡血湖,超度罪魂。众生若能奉戒向善,供奉并诵持经文,依法修行,即可得众神卫护,获福无量。
苏轼诗词选
苏轼学博才高,极具灵心慧眼,对人生持超旷的态度,其诗纵意所如,触处生春,多发妙理新意,是古今中外最喜爱的宋代诗人。《苏轼诗词选》精选苏诗词,加以精炼注释,参酌采用旧注的成果,择善而从,对旧注的错误也有所驳正。注释文字活泼,并常结合“谈艺”,言简意赅,时有新见,对读者很有启发。
龟山先生语录
理学著作。北宋杨时著。4卷,后录2卷。系作者学生陈渊、罗从彦、胡大原等据其师在荆州、余杭等地的讲学内容整理记录而成。前4卷全录作者言论,后2卷为他人论赞。是书论学宗二程,主张通过正心诚意的内心修养来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即所谓“合内外之道”。认为对“至道”和“天理”的认识,非笔舌所能尽,唯有收视反听,使内心在从容静默的状态中进行仔细的体验方能得到。又认为人的本性因顺应天理,所以至善。对王安石新学,则力持排抵态度。有南宋吴坚刊本,《四部丛刊续编》据此影印。明清诸家所刊《龟山集》皆有《语录》4卷,唯无后录。
仁王般若经疏
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因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元年 (583)之请,在建业 (今南京)屡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此疏出于隋代,因为吉藏是在隋开皇十一年(591),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时而得“智者”尊号的。此疏当是在开皇十五年前所作。吉藏所疏其释序品,科判解文,十有八九皆依天台疏中因缘义释。口空品释义多是吉藏释义,由此至释菩萨教化品,则全不用天台义。自开皇十六年 (596)吉藏投足天台,自此后,所述多用天台义。今此疏显然与天台异其趣也。明显存在着天台疏之细微,藏公疏之恢广也。此疏对解经和注经的比较研究较有参考价值。现最常见流通本是北京刻经处刻本。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东晋法显共觉贤译
三宜盂禅师语录
明明孟说,净范等编。十一卷。卷一卷至二,收越州云门显圣禅寺语录;卷二收住姑苏古朱门寺语录、示众,卷四收小参、晚参;卷五收,普说;卷六收,普说、问答机缘;卷七收,拈古;卷八收,颂古;卷九收,佛祖历传像赞;卷十收,佛祖像赞、自赞;卷十一收,佛事、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