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皋文集

作者:杨寅秋
临皋文集

文集。明杨寅秋撰。四卷。寅秋字义叔,号临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为杨士奇之裔孙。是集约十一万三千字。正文含奏疏、序、记一卷,传、墓志铭、行状、赞、书一卷,书、杂著各一卷。 其文章于当时并不著名,然文风受杨士奇影响,大抵和平典雅。 其中《五山纪略》,《平播条议》等篇,言之有物,于边略多有裨益。有《四库全书》本。

杨寅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非梦集

非梦集

文集,作者沈从文,《非梦集》本集为新编,共收录散文作品10篇,具体为《昆明冬景》《记蔡威廉女士》《云南看云》《绿魇》《黑魇》《白魇》等。

观石录

观石录

清高兆撰。乾隆间侯官郑氏注韩居藏钞本。作者归里还乡,将他在11位友人处观赏到的寿山石140余枚,分定神品、妙品、逸品,按其形色进行描绘,辑录成册。并对当时著名石雕艺人的艺术技巧,给予很高评价。总结“相石”、“解石”以及磨光经验。书末录卞二济《寿山石记》一篇。另有清毛奇龄撰《后观石录》,与《观石录》一篇,有“双璧”之誉。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凡六卷八十回。题“五岳山人周游仰止集”、 “靖竹居士王黉子承释”。封面镌“钟伯敬先生原评”、 “古吴麟瑞堂藏板”。有图二十四叶四十八幅。首王黉序,署“崇祯岁在旃蒙大渊献(乙亥)春王正月人日靖竹居士王黉子承父书于柳浪轩”。小说从“盘古氏开天辟地”按史叙至“周武王吊民伐罪”。作者颇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开头竟先抬出释迦牟尼云: “西方世尊释迦牟尼佛大放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一大部洲,洪濛久闭而不得升降,天昏地暗,神惨鬼愁,犹人居水火之中,奔溺之状,深为可怜”,乃派座下的一位名毗多崩娑那的菩萨转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以开天辟地,位置日月。此即为盘古氏。盘古功完行满,即返西天。盘古之后,又有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及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五帝”等继续出世以统治天下,以后则叙尧、舜及夏、殷二代,最后,周武王商郊一战,大败殷兵,纣王不得不于鹿台投火自焚, “太公传令,将淫妇妲己、奸臣费仲碎尸万段,百姓鼓舞大悦,天下一统尽属于周”。本书所叙故事大抵本于史书,汇集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杂以迷信之说。文字比较枯燥,叙述甚为拘束。篇幅虽比同一题材的《盘古至唐虞传》增加不少,但也未能创造出生动形像。

词品

词品

一卷。清郭麐撰。本编探索词之体貌,分十二品:幽秀、高超、雄放、委曲、清脆、神韵、感慨、奇丽、含蓄、逋峭、秾艳、名隽,各系以韵语十二句,全仿司空图《诗品》之体例。论文名品,始于钟嵘,原以定其主旨,品其先贤。图之所为,则就诗之品格而言。本书效法钟嵘《诗品》,其间有全袭旧名者,如委曲、含蓄之类;有字异而实同者,如易纤秾为秾艳,悲慨为感慨之类;亦有并为一品,如雄浑豪放,合为雄放。故有无此书,不足为轻重。但在当时却颇受重视。此书虽把各种艺术风格相提并论,但是偏重幽秀委曲,秾艳的感情色彩相当浓厚,此正体现了浙派论词崇尚雅正清空的基本观点。《词品》寥寥数语,附载于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三之中。江顺治《词学集成》卷八也录入本文。

栴檀树经

栴檀树经

失译人名附汉录,穷人依栴檀树神得活,后报王伐此树,身死树下。佛微笑放光,说其夙缘。

梵网六十二见经

梵网六十二见经

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旨在显示佛陀悉知无上甚深微妙之法,既不执着于任何见解,亦不介意外道之毁谤或赞叹,而为诸比丘解说外道所耽着之六十二种偏邪见解。此六十二种邪妄见解,参差交错,如梵天之罗网,而外道沉湎其中,如鱼入网,不能出离,故称梵网六十二见经。本经之同类本有:巴利本长部第一经、汉译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另有竺法护所译之六十二见经,惜已散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