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皋文集
作者:杨寅秋杨寅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愚人船
德国学者和讽刺作家塞巴斯提恩·布兰特所作的长诗,本书取材《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中的故事,具有中世纪晚期讽刺时代弊病和寓意道德教育的特征。全诗以四脚韵写成,共112章,1495年再版时又增加了2章。每章有34—92行诗文,开头还有3行表达主题的诗和一副木刻画。内容叙述有111个愚人与作者同乘一条船,前往愚人国纳拉戈尼恩。但因驾船的也是一个愚人,只能任凭大船在海上漂流,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全诗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船上的愚人分别代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每一种人。全诗112章,每章讽刺一个愚人,把社会上各种丑恶弊端和人们的恶行拟人化。他们中有僧侣、伪学者、高利贷者、十诫的败坏者、爱挥霍的大学生等,其表现形式有狂妄、淫乱、暴食、欺骗、嫉妒、吝啬、懒惰、好怒、争吵、通奸、粗鲁、忘恩负义等等,尤以傲慢、淫乱、暴食、懒惰、贪婪和好怒为7项最大罪孽。罪孽是不可避免的,愚人最大的错误不是他们的罪孽,而是他们认识不到自己是有罪孽的愚人。医治愚蠢的唯一药方是自我认识。长诗文笔犀利,语言幽默,讽刺尖刻,备受读者欢迎,视为生活中的座右铭。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许多作家后来纷起仿效,创作以愚人为主人公的讽刺作品,形成了16、17世纪的德国愚人文学流派。
诡计集成
被称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父”的江户川乱步写作的随笔和文学评论集。江户川乱步阅读了百余部日本及欧美侦探小说,研究其中出现的诡计,共整理出了八百余条,本书精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诡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详加解说、评论,加上费心搜集而来的侦探小说相关文献,终于集大成为一部珍贵的“侦探小说诡计集成”。本书收录了诸多侦探故事中最巧妙、最经典的构思,追根溯源,是推理上瘾者必读、侦探爱好者宝典。
嵩阳石刻集记
二卷。清叶封撰。叶封,字井叔,黄州 (今属湖北省) 人。顺治十六年(1659) 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本书乃康熙十二年 (1673) 官登封知县时所编撰。登封 (今属河南省)在嵩山之南。嵩山名胜古迹甚多,有阳城遗址、中岳庙、汉嵩山“三阙”等等。故其所录碑刻,以“嵩阳”为名。此书皆录碑刻全文。有些碑刻,如汉嵩山 “太室神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少室神道石阙铭”以及唐武则天“封圯坛碑”等,欧、赵、洪诸书均失载,而此书却收录了。洪书只载汉魏,欧,赵二录仅止于五代,而此书所录金石有宋、金、元明等朝之碑刻,辨证精博。传本为 “四库全书”本。
玉篇
南朝梁陈之间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所撰写的一部字书。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经史,擅于文字音义。《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共30卷,收字16917个,是继《说文》之后一部按汉字楷书形体编排的重要字典。顾野王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群书,网罗诸家学说,从而澄清是非,纠正错误。他在叙中说:“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玉篇》制,文字之训以备。”原本《玉篇》收字16917个,每字下先注反切,再引群书训诂,解说颇详。对字形,注重篆隶的变迁。释字以音义为主,词义不明时,还有顾野王按语。异体字附在后面,注明另见。因原本已佚,留世只有若干残卷。此书在唐宋间曾经多次修订、增补。流传至今的是唐上元元年(674)富春孙强增字减注本。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据孙强本重修,改名《大广益会玉篇》。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曲素诀辞五行秘符一卷」;《无上秘要》卷二七引《洞真凤台曲素上经》,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三篇。其一为《高上玉晨曲素忧乐慧辞》。内载颂诗五首(名曰忧乐之辞),符箓五枚(名曰五帝命魔灵幡),谓依法诵辞佩箓,可感召五帝前来护卫,飞升成仙。其二为《太极左真人曲素诀辞》。内载符箓二枚(名曰曲素诀辞),依法佩箓,可招摄六天之鬼,制伏邪魔。其三为《太上曲素五行秘符》,假托太极左仙公(葛玄)撰。内载「五行父母真君」之隐讳及符箓十枚,依法存神念真,佩带五行秘符,可召魂制魄,保命役神,九年成仙,全书道法以存神佩符为主。
性情集
元诗别集。6卷。周巽撰。原书久已亡佚,而且很少为人所知,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重辑出《性情集》6卷。卷1—2为《拟古乐府》,并有周巽写于明洪武九年(1376)的自序1篇。据自序,《拟古乐府》原有154首,今仅存60余首。卷2还收有《补古乐歌》5首,亦有周巽写的自序。卷3为五言古诗,卷4为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卷5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卷6为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周巽诗比较直露,题材也不够广泛。他显然是爱梅成癖的人,集中咏梅之作比比皆是,如和林和靖咏梅14首,《溪梅》、《岭梅》等五律,《上苑梅》、《玉堂梅》等七律,《梅花十首》等七绝。这些诗多属应景之作,艺术成就不高。元人吴元德另有一部诗集名为《性情诗》,而周巽《性情集》卷5有五言排律1首,是陪吴元德等宴岳阳楼之作,周巽名集为《性情》,或许是受到吴元德的启发。然而,两部《性情集》都久已亡佚,1部靠《永乐大典》流传至今,另1部却借《诗渊》而免遭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