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群芳谱

作者:汪灏
广群芳谱

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类书。清汪灏等编。一百卷。凡天时谱六卷,谷谱四卷,桑麻谱二卷,蔬谱五卷,茶谱四卷,花谱三十二卷,果谱十四卷,木谱十四卷,竹谱五卷,卉谱六卷,药谱八卷。清圣祖序称因见明王象晋《群芳谱》“搜辑众长,义类可取”,乃命廷臣“捃摭荟萃,删其支冗,补其阙遗。上原六经,旁据子史,洎夫稗官野乘之言,才士之所歌咏,田夫之所传述,皆著于篇”。虽《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子部谱录类,但实为一部带有植物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体例依王谱,首录定义文字,次为“汇考”,录典故,又次为“集藻”,收题咏诗文(全文或散句),又次为“别录”,述制用之法,王谱原文在前,增补文字在后。资料丰富,对文学研究也有较大参考价值。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刊成上表进呈。有武英殿原刊本、《四库全书》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排印本。近有1985年上海书店影印《国学基本丛书》本。王象晋原谱则有明二如亭刊二十八卷本、明沙村草堂刊二十九卷本。

汪灏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归田稿

归田稿

八卷。明谢迁 (1449—1531)撰。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 (1475)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在内阁之中与刘健同心辅政,秉节直谅,见事明敏,世人称之为贤相,谥文正。著有《归田稿》八卷。谢迁的诗文全稿毁于嘉靖年间的倭乱之中,此集是他致仕以后及再召时所作,自题为 《归田稿》。因授其子侄而得以保存。此集为康熙二十三年 (1684),由谢迁七世孙谢钟和又复加厘辑,刊刻行世;共八卷。但收录不全,如奏疏,集中所收集的多为晚年陈谢之作,而在朝时嘉谟谠论,均已无存,就连史书中所提到的 《请罢选妃嫔》、《禁约内宫》等奏疏亦不在集中,可见所遗漏之处颇为不少。另外,《明史·艺文志》中载 《归田稿》为十卷,不知据何本著录,今已无存,已无从考稽。其诗文不太出色,大抵词旨和平,惟惓倦寄江湖、魏阙之思,表达了一个老臣退而不忘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他的《早过山庄避暑次陶公韵》则述说了自己归隐生活的情趣。有人评论说:“木斋归田后,专事吟咏,有冲淡闲雅之趣。《山庄》一首,真得陶家情景。”其诗文台阁之气甚重。有 《四库全书》本。

二字诀

二字诀

书法章法论用语。指“截拽”二字。唐代李华《书论》 (即《二字诀》)云: “予有二字之诀,至神之方,所谓‘截拽’也,苟善斯字,逸少、伯英,彼何人哉!”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 “又曰:‘有二字神诀,截也,拽也’。所谓截,拽者,谓未可截者截之,可以已者拽之。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中西交通史与敦煌学研究的论著。向达撰。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由23篇论文组成,共48万余字,附有插图27幅。论文可分4部分,第1—4篇为第1部分,重点研究唐代中外文化关系史与西南少数民族史,包括《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唐代刊书考》、《唐代记载南诏诸书考略》、《南诏史略论》;第5—14篇为第2部分,主要是研究敦煌学的文章,包括:《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记伦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学》、《黾兹苏祇婆琵琶七调考源》、《论唐代佛曲》、《唐代俗讲考》、《西征小记》、《两关杂考》、《莫高、榆林二窟杂考》,《罗叔言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自第15—17篇为第3部分,主要研究摄山佛教石刻与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洋美术。自第18—23篇研究了一些目录问题。该书是作者30年学术研究的结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及敦煌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敦煌学的重要参考书。

满清兴亡史

满清兴亡史

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顺,置之小舫中,令顺流而下。至河步,是男乃登岸端坐。其地有三姓,方构衅。或汲于河,见而问之,诡以我乃天女所生,来定汝乱对。汲者趋告众,众惊异,遂迎舁至家,决议息争。推是男为部长,以女百哩妻之。于是布库哩雍顺居鸭绿江源,长白山东,鄂谟辉之野鄂多里城。由女真变音而号曰满洲,是为满洲建部之始。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该传记视角独特、思想新锐、论述严谨,令人耳目一新,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司马光、苏轼在不同时期也有过褒贬不一的论断。本书详细论述了王安石的时代、执政前后活动、军事功绩、新政成绩、家庭与交友、文学成就等几个方面,并以近代欧美政治为参照,透彻分析了王安石新法的成败得失;作“考异”十九条,力图还争议之中的王安石以真实面孔。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