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斋存稿

作者:林文俊
方斋存稿

文集。明林文俊撰。十卷。文俊字汝英,号方斋。莆田(今属福建)人。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卒谥文修。原未刊,仅家藏旧抄,后辑入《四库全书》。十一万八千余字。含疏、表各一卷,序四卷,记文杂著三卷,诗一卷。其文章醇雅,其诗亦从容恬适,不事雕琢。有《四库全书》本。

林文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萍小姐的主意

萍小姐的主意

研究心理学的露西·萍小姐,在一所女子学校的短暂访留期间,与一群性格各异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一个女孩突如其来的“意外”死亡,打破了整个学校的宁静,而萍小姐不经意的发现,也让她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抉择: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可以做出所谓“正确”的决定吗?

江汉丛谈

江汉丛谈

地理杂志。明陈士元撰。二卷。士元字心叔,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进士。历官无考。著有《易象钩解》。该书以楚地故实,用问答形式,编辑成书。凡一万七千余字。卷一分风后、舜陵、舜妃、宛委、息壤、玄夷、九井等十条。卷二载子文、孟宗、三楚、竹王、槃瓠等十条,总计二十条。有《艺海珠尘》本、 《湖北丛书》本等,又《续说郛》本为一卷。卷首自序称:此书乃年老家居时,“有公安友生成仁卿奉檄校楚志,道经应城,造余环碧园,讯楚中古昔奇事,……余乃据所讯,漫答之,侍童录为二卷,题曰‘江汉丛谈’”。可知此书为集楚地故实众说异同者,加以疏通证明的笔记资料。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撰。案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曰,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五季多故,隐於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著《山水诀》一卷。汤垕《画鉴》亦曰荆浩山水为唐末之冠,作《山水诀》,为范宽辈之祖。则此书本名《山水诀》。此本载詹景凤王氏《画苑补益》中,独题曰《画山水赋》。考荀卿以後,赋体数更,而自汉及唐,未有无韵之格。此篇虽用骈辞,而中间或数句有韵,数句无韵,仍如散体,强题曰赋,未见其然。又以浩为豫章人,题曰豫章先生。益诞妄无稽矣。别有《笔法记》一卷,载王氏《画苑》中,标题之下注曰一名《画山水录》。案《唐书·艺文志》载荆浩《笔法记》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山水受笔法》一卷,沁水荆浩浩然撰。今检记中称石鼓岩前遇一叟,讲授笔法。则陈氏所记乃其本名,《唐志》所载乃省文呼之,王氏《画苑》所注又後人改名也。二书文皆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艺术家粗知文义而不知文格者依托为之,非其本书,以相传既久,其论亦颇有可采者,姑录存之,备画家一说云尔。

入出二门偈颂

入出二门偈颂

《入出二门偈颂》略称《二门偈》亦称《往还偈》;亲鸾大师八十四岁时,以汉文所撰述。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入出二门」即是「入门」与「出门」。「入门」是自利――「往」,亦即依他力之信行,往生净土成佛。「出门」是利他――「还」,亦即从净土还来此世,摄化有缘众生。 此偈颂七言一句,共一百五十六句,赞叹信受他力救济之要义;

瞎堂慧远禅师广录

瞎堂慧远禅师广录

瞎堂慧远禅师广录,四卷,宋慧远说,齐己、如本、祖淳、法慧编,师体序,葛郯序,颜度序,德光序(三序在卷二末),道能跋,附奏对语录,又云佛海禅师广录,内题佛海瞎堂禅师广录或语录,或佛海禅师语录。南岳下第十五世,嗣佛果勤。宋淳熙四年(1177)序刊。又名《瞎堂禅师语录》、《灵隐佛海禅师语录》、《佛海瞎堂禅师广录》、《佛海禅师广录》。四卷。主要收录其上堂、小参、示众法语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五套。

出曜经

出曜经

亦称《出曜论》。佛教经典。后秦竺佛念译。三十卷(或二十卷)。“出曜”,梵文Udana的音译,意译“法句”、“偈颂”。本经共三十四品,由阐述佛教教理的偈颂与譬喻故事两部分组成。这些偈颂相传为古印度法救所撰,譬喻部分则作者不详。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