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隐园藏稿

作者:毕自严
石隐园藏稿

明代诗文别集。八卷。明毕自严(1569—1638)撰。毕自严,字景会,淄川 (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松江推官,累迁至太仆卿,后改右佥都御史,官至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致仕,卒。著有 《石隐园藏稿》。是集凡八卷。前有高 (珩) 序。集中有诗一卷,文七卷。自严为官数十年,以政事为重,而诗文非所留意。其文多为实用文体,其诗则颇有台阁之气,典重而死板。今存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刻本,《四库全书》本。

毕自严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法兰柴思事件

法兰柴思事件

一位失踪近一月之久的十六岁在校女生指称被法兰柴思大屋的主人——一对母女——所诱拐并强迫她做女佣,进而被软禁在法兰柴思。但当警察带这个女孩来法兰柴思指认时,这母女声称她们既不认识,也从未见过这女孩,但她却能准确地说出房间的格局,摆设,甚至这对母女的日常用品。一个谎言贯穿故事始终,但最终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舆论杀人”的力量。

凫藻集

凫藻集

五卷。明高启 (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不受。尝赋诗有所讽刺,后被太祖借故腰斩。其诗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对明的统 一也作了歌颂。又能文。著有 《高太史大全集》 十八卷、《凫藻集》五卷《扣舷集》一卷。有人评其诗。说:“高启诗才富健,工于摹古,为一代巨擘。而古文则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轨度,非洪宣以后渐流为肤廓冗沓,号台阁体者所能及之。”此集为文集,不知何人所编,共五卷。以其按诗集体例编次,可能为高启自定。集末有《魏夫人宋氏墓志铭》。魏夫人是江苏苏州知府魏观之母。按《明史》本传,高启坐为魏观作《上梁文》见法,则为其末年之作。盖平生古文,尽于此集。初无刻本。周忱为苏州巡抚时,始得其抄本于郡人周立。周立之姑,即高启之妇。正统九年(1444),监察御史浙江钱塘(今杭州)郑士昂又得本于忱,因命教授张素校刊,而周忱为之序。此本为雍正六年(1728)浙江桐乡金檀所刻,即因郑本而正其讹,多所校正。金檀辑注其诗题为《高青立诗集注》并附 《扣舷集》、《凫藻集》 刊刻行世,而成一家完书。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徒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八素真经》为六朝古上清经。《真诰》著录,《无上秘要》引 文。《云笈七签》卷9《释八素真经》曰:“又有《地仙八素经》,论 服王气吐纳之道也。”本经盖《地仙八素经》残卷,与 《八素真 经》为姊妹篇。本经述《服北斗九星法》与《服五方五星法》,劝 人存思星斗,服日月北斗五星王气。
  

拳王

拳王

豫西四五月的天气比较炎热,常下大雨。靠近汝南府一带,地势较低,雨水一大,常时淹没田野,附近河川再要决口,往往数十百里都成泽国。道路之上泥泞甚深,加上大车往来,所留辙迹纵横交错,最深之处竟达尺许以上,无论车马步行,遇到这等天气都是烦恼已极,加上土匪刀客常有出没,稍有灾荒发生,往来行旅便视为畏途。

光宣诗坛点将录

光宣诗坛点将录

汪国垣著。初稿民国八年(1919)写于南昌,民国十四年作修改后连载于《甲寅》第一卷第五号至第九号。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又刊登于《青鹤》第三卷第二期至第七期。民国三十三、三十四年,又在重庆作修改和补充,写成定本。今通行本为其门人程千帆整理本,见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汪辟疆文集》及198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前有作者化名铁棒栾廷玉的赞语。诗坛旧头领一员属王闿运,都头领二员属陈三立、郑孝胥,机密军师二员属陈宝琛、李瑞清,参赞军务一员属陈衍,五虎将属袁昶、范当世等,八骠骑属陈曾寿、沈曾植等。有时一员头领下有一作某人的情况,故所录诗人实际上不止一百零八人。且早期发表之《甲寅》本与定本多有不同。点将录后又附额外头领三人:教头王进属郑珍,黄面佛黄文煜属释敬安,铁棒栾廷玉则作者自属。定本有民国三十三年作者跋,另有1983年整理者程千帆后记。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元杂剧剧本。简名《扬州梦》。乔吉撰。末本。剧演唐代翰林侍读杜牧,因公差赴豫章,在好友豫章太守张纺家宴上,见其13岁的家妓张好好,有爱慕之意,遂以瑞文锦等物及诗一首相赠。3年后,好好被扬州太守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又公差扬州,于牛僧孺席间再见好好,爱慕更甚,再以诗相赠。恨无媒妁相通。杜牧游翠云楼,闷倦睡去,梦好好前来相会。有富豪白文礼者,为杜牧饯行。探知内情,愿为作伐,成就此事。牛僧孺任满回京,白文礼特地随往。文礼再设宴招杜牛2人,将原委说破,僧孺应了亲事,杜牧拜了岳丈。关于本剧,木青正儿在《元人杂剧概说》中指出:“此剧情节是单纯的,因为五段都是酒宴之场,一看似乎很平凡;不过各酒宴场的情趣都不相同,曲辞也有变化。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和本领吧。而贪花恋酒的诗人杜牧的面目,也活跃着。曲辞典丽,并且生气泼刺。”现存主要版本有:《改定元贤传奇》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继志斋刊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扬州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