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
作者:智旭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卽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占察者。能观之智。善恶业报者。所观之境。能观无非一心三智。所观无非一境三谛。消除疑障。坚固净信。开示进趣方便。安慰令离怯弱。所以释迦大圣。劝当机而专请。地藏慈尊。乘悲愿而演说。事理双明。浅深同益。可谓照昬衢之宝矩。救痼疾之神丹。虽复去圣时遥。何幸妙诠犹在。钻仰既切。欲罢不能。蠡测管窥。用公同志。将疏经文。先明玄义。第一释名。第二显体。第三明宗。第四辨用。第五教相。
猜你喜欢的书
落花水面皆文章
《落花水面皆文章》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全名《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落花水面皆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写作是什么、怎样寻找写作的材料、怎样写作、怎样修改文章、怎样评判文章的好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写作要法,并仔细解答了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疑惑之处。书中既有干货满满的写作技巧,又有精辟入里的文章道理。这是一本大师经典,不容错过。
国朝画征录
后有称《清朝画征录》,中国画史传著作,中国清代张庚(1685~1760)著。3卷,续录2卷。乾隆四年(1739)开雕。前有蒋泰叙及自序。全书共收录清初90余年间画家467人,其中,卷上118人,多为明代遗民;卷中104人,卷下76人(内有方外15人,女性16人),又附录明人2人。续录卷上101人,卷下66人(内有方外9人,女性15人)。各为评传,叙述经历、特长、师承关系、流派及其艺术见解,传后或作论赞,或品评艺术得失,或阐述自己的看法与理解,或以此及彼针贬时风,多有见地,“是录创始于康熙后壬寅(1722),脱稿于雍正乙卯(1735)。十余年间,凡三上京师,一游豫章,一游山左,再泛江汉,三至中州,江南则经者数矣。载稿于行笥,凡遇图画之可观者,辄考其人而录之”(自序》)。故资料比较翔实,是研究清初画史的重要材料。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梁启超撰,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周刊丛书社1925年初版,台湾中华书局1956年影印,刊入《国学研读法三种》。本书系梁启超1924年春季在清华学校授课的讲义,共解读了《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史记》、《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楚辞》、《诗经》、《礼记》、《大戴礼记》等10余部古典要籍,各书载书名、作者及其时代。列篇目,撰写提要评介著作价值并介绍读法。是一部国学入门推荐书目。
夷坚志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集。宋洪迈撰。《夷坚志》为其晚年所著,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语意。四百二十卷,其中甲志至癸志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至四乙二十卷。已残缺。 《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皆列子部小说类。 《宋史艺文志》题:《夷坚志》甲乙丙三志六十卷,丁戊己庚四志八十卷。可见此书在元代已有散佚。 《四库总目》著录五十卷。又有甲乙丙丁四集各二十卷共八十卷的本子。今传本以涵芬楼排印的二百零六卷本搜辑较完备。内容多为神怪故事,遗文轶事和方言民俗等。收录颇为丰富,可供考证。
自堂存稿
宋诗别集。4卷。陈杰著。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如富于民歌风味的《女竹枝歌》:“南园一株雨前茶,阿婆手种黄玉芽。今年团栾且同摘,明年大姊阿谁家。”《仲宣楼》一诗,充满苍茫悲凉的怀古之情:“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可是登临无限意,闲看西日下城头”。又如《红梅》:“千树江头雪作裳,一枝故欲犯时妆。分明莹薄裁琼玉,不比胭脂抹海棠。”以红梅的清高,喻自身的品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虽源出江西,而风姿峭茜,颇参以石湖、剑南格调,视宋末江湖一派,气含蔬笋者,戛然有殊,在黄茅白苇之中,不可不谓翘之楚”。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六卷,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并序,日本睿尊题记,圆珍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