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游意

作者:吉藏
法华游意

唐代释吉藏撰。《法华游意》是吉藏居京兆,录其主要之点裁为七轴。即指此游意二卷及义疏十二卷。此游意略破南方五时之教,北土四宗之论。因未见到天台之玄义文句,只得传闻,故对天台师说一乘因果为宗之义有所反驳。与吉藏晚年所作《妙法莲华经统略》相较,此游意颇有不惬之意,实乃投足天台,奉智者之前所作。对了解吉藏对法华经的研习及观点之转变有借鉴意义。现常见的版本是金陵刻经处刻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益部谈资

益部谈资

地理杂志。明何宇度撰。三卷。宇度字仁仲。官夔州通判。该书约作于万历中。一万四千余字。何于明万历中供职夔州之成都、华阳一带,即所谓“益”地(今四川境内),掇拾搜罗,编成此书。内容“皆蜀故实、山川、人物之胜,了然指掌,应接不暇,而时吐致语,靡靡可听”(宁甫《后记》)。《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因为“体例不似图经,故署曰‘谈资’,实亦地志支流也”,因入之史部地理类。然此仅见其一也。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唐道宣着,一卷。是道宣为其《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所作的科分。从图录的内容来看,其中的科分与道宣的《行事钞》原文某些地方略有不同。所以,本文对研究道宣、对阅读和理解道宣的《行事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献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於北图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编号为北新722号。录文时以此号为底本,无校本。但文中所引之《行事钞》原文,则依据《大正藏》本《行事钞》进行了核对。为了保持文献原貌,引文与《行事钞》不一致者,校对时一般不作校正。但文字明显错误时,则予以改正。录文中天干序号为整理者所加。

四分律名义标释

四分律名义标释

四分律名义标释,四十卷,明弘赞辑并序,弘丽跋。

自在王菩萨经

自在王菩萨经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佛在给孤独园,与二万比丘,一万菩萨俱。自在王问自在法?佛答戒自在,五神通自在,阴智,性智,入智,因缘智,谛智,自在,无碍慧自在。及说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戒消灾经略释

戒消灾经略释

此经以法为名。无常无我寂灭三印为体。依止真善师友为宗。消灾证果为用。酪味为教相。法为名者。戒是能消之善法。灾是所消之恶法也。经虽止列五戒。义实无量。以沙弥比丘菩萨戒等。皆以五戒为根本故。十戒二百五十十重四十八轻等。皆是根本之眷属故。定共道共皆从木叉所引发故。摄善摄生皆即律仪所含具故。今大姓家子止存四戒神犹畏走。鬼妇及男子方秉五戒。鬼即远去。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